三位老兵的軍工情懷

■唐幼珣 李若銘 張 可

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紀念日。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飛)航空博覽園迎來了3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志願軍老兵金鐘元、馬英和曾擔任空軍駐國營112廠(沈飛前身)軍代表劉奇。胸前一枚枚熠熠生輝的軍功章,見證著他們的光榮歲月。

  上圖:金鐘元、馬英、劉奇(從左至右)與“鶻鷹”戰機合影。陳 陽攝

“我要到造飛機的地方去”

“我要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前線去。”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年僅22歲的金鐘元不顧身體傷病,毅然向組織提出申請,到最危險的前線戰場。

跟隨第一批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崢嶸歲月,讓金鐘元終身難忘。

“有一次,部隊突然遭到敵機轟炸,炸彈就落在我旁邊的防空洞上,一位戰友不幸犧牲……”這段經歷始終埋藏在金鐘元的內心深處,他時常帶著家人去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給戰友掃墓。拿出一張張中國戰機照片,金鐘元激動地説:“兄弟們,我們有了國産先進戰機,我們再也不會被動挨打了。”

“我要到造飛機的地方去。”戰爭結束後,金鐘元決定到造飛機的軍工廠工作,為祖國航空事業盡一份力。他選擇了國營112廠,走上了航空報國的道路。

“我的選擇是對的。”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輕撫著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戰機,金鐘元自豪地説。

在國營112廠工作期間,金鐘元參與了重點型號攻堅任務,編寫了《沈飛品質管理手冊》……他把無數個試驗數據和報告組合成夢想的翅膀,托舉國産戰機順利騰飛。

現場,金鐘元囑咐沈飛年輕工匠:“你們要繼續努力,造出更多先進戰機。”

“讓祖國空軍更強大”

“當時我年紀小,差點就沒能實現參軍夢想。”劉奇16歲參加革命,18歲加入中國共産黨,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英勇無畏、衝鋒在前,榮立三等功2次。

新中國成立後,劉奇先後在空軍多個部門任職,後來成為空軍駐國營112廠的一名軍代表。

“這就是我們的先進戰機吧!”凝視著第四代多用途隱身戰機“鶻鷹”,劉奇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與飛機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他,希望祖國戰機越來越先進。

劉奇聽完講解員對“鶻鷹”的介紹後,激動地説:“雙發、兩個垂直尾翼……真是太棒了!”

“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空軍,就無法守護和平的天空,我們要造世界一流戰機,讓祖國空軍更強大。”短暫交流中,劉奇講得最多的是對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期盼。

“多造好飛機,趕超世界一流”

“朝鮮戰場,我們面對的是當時強大的美國空軍,敵我實力相差懸殊。”馬英講述了一段親身經歷的往事——1950年10月,他隨部隊奔赴朝鮮戰場。一次戰鬥後,全連僅剩6人。

馬英回憶説:“那時候,如果我們空軍有先進戰機,就不會有這麼多戰友流血犧牲。”

第二年回國後,馬英來到空軍第四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我要練好飛行本領,在天空與敵人一決高下。”馬英説。

在飛行訓練中,馬英錶現突出成為一名飛行教員。沒能和敵人在空中“拼刺刀”,讓馬英有些遺憾。但想到能夠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飛行員,他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過程中,見到“老朋友”殲-5飛機,馬英感慨萬千。他曾駕駛殲-5飛機空中飛行3000多個小時,數十年後重逢,心中有太多感情需要傾訴。

現場,馬英説了一句朝鮮語,意思是“我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從鴨綠江過來的。”70多年過去了,老人還清晰地記得當年的這句話。

“多造好飛機,趕超世界一流!”參觀結束後,馬英緊握雙拳,滿懷期待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