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

——論習近平主席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主旨演講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員

“我們要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支援世界各國擴大開放,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動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11月4日晚,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深入分析世界發展大勢,回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的歷史進程,指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不斷擴大開放,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鄭重宣示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不移同世界共用市場機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準開放、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共同利益,贏得與會嘉賓廣泛認同,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對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對合作共贏的追求更加堅定。人類社會再次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當口,是敵視對立還是相互尊重?是封閉脫鉤還是開放合作?是零和博弈還是互利共贏?選擇就在我們手中,責任就在我們肩上。應該深刻認識到,過去數十年,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實踐充分證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只要我們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就一定能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用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有關研究表明,10年來“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全球開放共識弱化,這值得高度關注。應當看到,儘管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回頭浪,但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但從歷史上看,不管遇到什麼風險、什麼災難、什麼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當今時代,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任何關起門來搞建設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任何搞唯我獨尊、贏者通吃的企圖,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開放融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人為“築墻”“脫鉤”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損人不利己。還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必須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開放是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進疫後經濟復蘇的關鍵。各國只有開放包容、互聯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贏。我們要堅持開放合作,助力世界經濟平穩復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搞歧視性、排他性規則和體系,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回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必須直面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的關係,使發展既平衡又充分,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在國際上搞“小圈子”“新冷戰”,排斥、威脅、恐嚇他人,動不動就搞脫鉤、斷供、制裁,人為造成相互隔離甚至隔絕,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對抗。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回顧歷史,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世界各國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就一定能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