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西部戰區陸軍某旅官兵走進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地——
又見會寧紅旗揚
■解放軍報記者 賀美華 通訊員 孫 晨 李 珊
深秋清晨,蜿蜒的祖厲河靜靜流淌。黃土地上,一座小城靜臥在河岸邊;城頭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在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西部戰區陸軍某旅官兵來到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地——甘肅會寧,追尋紅軍足跡、緬懷革命先烈。
由“會師門”入城,一座通體紅色、飛檐翹角,主體呈三塔環抱姿態的高塔映入官兵眼簾,這便是會師紀念塔。
“85年前,紅一、二、四方面軍歷經艱難跋涉,衝破重重阻礙,在這裡勝利會師。自此,舉世聞名的長征畫上句號,中國革命開啟嶄新篇章。”移步紀念塔下,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講解員楊婷向官兵講述了那段令人振奮的歷史——
1936年10月,會寧大街小巷紅旗遍佈、鑼鼓喧天,“紅軍勝利會師萬歲”“中國共産黨萬歲”的歡呼聲不絕於耳。在先行到來的紅一方面軍官兵熱烈歡迎下,紅四方面軍官兵進入縣城。時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徐向前元帥在《歷史的回顧》中寫道:“三個方面軍會寧大會師,勝利結束了長征,在中國革命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
沿著紅軍當年走過的街道,官兵步入位於縣城的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一把把劈開過血路的大刀,一張張泛黃的《紅色中華》報……近觀一件件承載著長征歷史的紅色文物,官兵深受觸動。
“長征出發時總人數為18.6萬餘人,算上途中補充兵力,共約20萬人,而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時,僅剩5萬餘人……由此算來,長征平均每走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紅軍將士犧牲;平均每走一天,就有約200人獻出生命;平均每4人只有1人到達陜甘根據地。”
在一幅記載長征中兵力變化情況的展板前,官兵久久駐足、唏噓不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從20萬到5萬,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譜就了悲壯史詩”“長征是革命先烈為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前赴後繼、慷慨赴死的偉大遠征”……
紀念館中,一張“藏在繡花枕套裏的黨員登記表”吸引了官兵的注意。
這張手工繪製的登記表共13行,詳細記載著一位名叫“李道存”的紅軍戰士的相關資訊。在紅軍離開會寧時,這張登記表不慎遺失。拾到它的群眾周大娘將其裁剪成枕頭的形狀,小心翼翼地縫進自己的繡花枕頭裏。
“這是軍民魚水情的見證。”該旅某連指導員張琪介紹,“紅軍駐紮會寧期間,為保證紅軍日常所需,會寧人民籌集糧食衣物。當地歷來水貴如油,群眾寧肯自己用祖厲河的鹹水,也要讓紅軍用上珍貴的雨窖水。為給紅軍提供西渡黃河的造船材料,有的老百姓甚至把棺木板都捐了出來。有人曾這樣評價:‘會寧是條魚,馱著紅軍過黃河’……”
參觀結束,官兵鬥志昂揚返回駐訓場。當夜,一場實戰化演練驟然打響,官兵操作資訊化裝備密織電磁天網。
“作為一支新質作戰力量,我們練兵備戰的腳步必須緊而又緊、實而又實!”演練結束,該旅領導深有感觸地説,“我們要主動擔負起時代重任,奮力走好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