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 李純)在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前夕,退役軍人事務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一批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引導全社會增強紅色資源保護意識,更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這批典型案例共有9個,包括“陜西省延安市南泥灣三五九旅革命史跡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烈士遺骸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等。

案情顯示,抗日戰爭時期,南泥灣是陜甘寧邊區南大門,八路軍三五九旅駐防於此,屯田墾荒,留下大量的紅色革命史跡。八路軍三五九旅英烈園遺址(以下簡稱英烈園)位於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趙家河村,約200余名烈士集中在此掩埋。由於英烈園曾遭國民黨軍破壞,部分墓冢化為平地。現英烈園中僅存關福祥烈士墓碑一塊,周邊土地被村民耕種,未進行管理保護。

2021年4月,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寶塔區院)在南泥灣趙家河村尋訪革命舊址時發現了八路軍三五九旅關福祥烈士的墓碑。4月28日,寶塔區院針對該散葬烈士墓管理保護工作存在的墓碑風化、環境惡劣、管理缺失等問題立案調查,並向寶塔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南泥灣鎮人民政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履行對關福祥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管理職責。

目前,英烈園文物保護標誌已設立,已確認112名烈士的資訊資料,恢復重建項目用地已納入全市整體土地空間利用規劃,與南泥灣鎮趙家河村委會和村民已達成土地徵收協議。後方醫院文物保護修繕方案已編制完成。

最高檢分析本案指出,針對革命史跡不同程度受損以及未納入國家保護範疇情況,結合行政機關不同職能,檢察機關採用檢察建議、公開聽證等多種方式,發揮上下一體化辦案優勢,督促實現烈士墓址和革命舊址全面系統保護。同時,注重區域紅色革命史跡集中連片保護,有效激活和提升了烈士紀念設施及革命文物保護能力水準,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真正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6月,退役軍人事務部、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部署開展全國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要求發揮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作用,推動解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烈士紀念設施、捍衛尊崇英烈的社會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