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失誤是我們的底線和常態”

■解放軍報記者 段江山 通訊員 韓露露 陳錦海

嚮往天空——這是中士劉丹加入空軍的初衷。為直衝雲霄的戰機添油加力,是她最初想要追求的詩和遠方。

然而,入伍多年,劉丹作為南部戰區空軍某通信旅的一名話務兵,她的戰位只有三尺機臺,她的“裝備”只有耳機和手中的滑鼠鍵盤。

鈴聲響起,劉丹幾乎憑藉肌肉記憶,數秒間就完成了一通電話接轉。這就是她幾乎每天都要經歷的“戰鬥”,平凡而瑣碎,與馳騁天空的戰機似乎毫不相干。

又一通電話打來。這一次,劉丹陡然提高了警覺:某海空域發現不明外機,上級要求空軍某部戰機編隊快速起飛查證。

就在這一瞬間,警報驟響,該旅迅速進行戰備等級轉進。更為激烈的“戰鬥”首先在這一方小小的值班機房內打響。

劉丹和戰友們把上級指揮部和前沿戰備部隊打來的電話,快速轉接到目標信道。通過她們的連接,一條接一條的行動指令和情況資訊高速傳遞。

數百公里外,2架戰機從機場跑道騰空而起,直撲目標海域。

查證、監視、驅離……海空較量間險象環生,遠在後方的通信值班室內同樣驚心動魄。

包含各類數據和指令的資訊洪流,將戰機編隊與千里之外的機場塔臺、各類防空預警系統,以及戰區聯指空中指揮中心高效聯結在一起。而這張密織的通信網路,都以該旅通信值班室為關鍵交匯點。

劉丹和戰友們坐在電腦前,戴著耳機,電話應答聲此起彼伏,手指在鍵盤上翻飛。每通電話接起來,對方話音剛落,女兵就已經接通了目標信道。

在這一方小小的通信值班室內,時間隨著電話中的資訊流一起高速流轉。直到“外機被成功驅離”的消息傳來,劉丹和戰友們才松了一口氣:這次突發任務,她們零失誤。

“零失誤是我們的底線和常態,因為任何失誤的後果都難以估量。”起初,劉丹這句話並沒有引起記者注意。然而,當記者了解到,劉丹所在班每年受理的電話將近30萬件,而這30萬件全部零失誤時,不禁深感震撼。

更令人震撼的是,這個“零失誤”的驕人戰績,她們已經保持了22年。

22年來,劉丹所在班連續多年榮立集體三等功,累計8人獲評全軍或空軍優秀話務員。2017年,她們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今年3月,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不簡單。前不久,記者走進這個先進集體,試圖揭秘這群總是深居幕後、隱藏在電話另一頭的話務女兵,探尋她們平凡背後蘊藏的制勝密碼。

“青春不只詩和遠方,還有耳機和鍵盤。”值班結束,劉丹笑著跟記者感慨。低頭想了一下,她又補充説:“只要夢想不滅,三尺機臺就是離詩和遠方最近的地方。”

三尺機臺上的辯證法

■解放軍報記者 王雁翔 段江山 通訊員 韓露露 陳錦海

南部戰區空軍某通信旅話務班班長劉丹(左一)正在給新兵講解連隊歷史。喬張翔攝

平凡VS偉大

“理解平凡背後的偉大,是每一名話務兵必須接受的歷練”

值班機房內,鈴聲響起,南部戰區空軍某通信旅話務女兵接通來電,嫺熟應答,聞聲記錄,運指如飛,瞬間完成電話轉接。

在這三尺機臺,她們每天要重復這樣的操作千百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平凡——這是所有話務兵對這個崗位最初的感受。

“起初,我真的很難理解‘崗位就是戰位,值班就是打仗’這句話。”中士劉丹回憶道,還是列兵時,她對於每日的值班,感到更多的是單調和枯燥。

直到那次一等戰鬥值班的鈴聲響起……

那天深夜,劉丹一個人在機房值守機臺。突然,警鈴驟響,電話一個個打進來,原本安靜的機房頓時變得嘈雜。

劉丹知道,這是重大任務的信號,而領班員帶領的支援力量需要數分鐘才能抵達。

“時間緊急,我必須立刻操作!”雖然剛取得值班資格不久,但劉丹全力以赴應對,快速接通了所有電話,成功堅持到支援力量前來。

經歷了話務員工作生涯中第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值班,她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那一陣,外軍艦機頻繁闖入某海空域。與一線維權部隊同步,劉丹和戰友們頻繁進行戰備等級轉進。有時正在吃飯或者訓練,鈴聲突然響起,女兵們就迅速衝向通信值班室。

一次淩晨四點多,劉丹結束值班剛剛躺下,警鈴驟響,戰友們立馬像彈簧一樣從床上彈起。她回憶説:“那段時間,大家睡覺都不敢睡得太熟,甚至有人連續多天和衣而眠,只為能第一時間趕到戰位。”

在那段緊張的時期,劉丹時刻感受到通信值班室內濃濃的“戰味”,也就明白了三尺機臺為什麼被老兵稱為“戰位”。

“我們的工作看起來就是接聽電話而已,但每通電話都可能關係到一項重要決策,或者一條重要作戰指令。”劉丹若有所思地告訴記者,“每一通電話都馬虎不得。”

對於三尺機臺的意義,話務兵們幾乎都有一個逐步深化認識的過程。

剛到連隊的時候,李凱珊圓夢軍營的喜悅,很快被平淡枯燥的值班生活給打碎。她感覺這裡的生活和自己想像中的部隊生活大相徑庭,沒有硝煙瀰漫、金戈鐵馬的壯觀場面,只有日復一日、重復單調的值班備勤。

“我一度為自己的選擇後悔,甚至想要逃離。”李凱珊坦言。

發現李凱珊的消沉,指導員劉潺荃找她談了很多。“不要以為接電話就不是打仗,一個電話的背後聯通著千軍萬馬。”指導員的這句話瞬間點醒了她。

“對話務員而言,接轉電話就是打仗!”這天以後,李凱珊的思想悄然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她開始慢慢愛上這裡,喜歡上和戰友們朝夕相處的生活。

認識的加深帶來堅持下去的力量,也會激活奮鬥的動力。

當一茬茬新兵明白了“崗位就是戰位,值班就是打仗”這句話背後的深意,她們就會爆發出更加強烈的盡責精神:有的為了提升反應速度,每天早上比別人早起兩三個小時背記號碼手冊;有的在夜訓結束、戰友都返回宿舍休息後,依然堅持加練到深夜;有的為了練習輸入速度,練到手腕酸痛腫脹,甚至累得抱著鍵盤就睡著了……

“軍隊是一個複雜的整體系統,我們就是要確保這套系統的神經網路高效、暢通、精準。”通信連連長林媚告訴記者,“理解平凡背後的偉大,是每一名話務兵必須接受的歷練。”

短暫VS漫長

“每一次電話轉接都追求極致的短暫,這恰恰需要漫長的訓練和準備”

給你一分鐘,你能做什麼?

對於大多數人的日常來説,一分鐘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但對於話務兵而言,一分鐘往往是命令傳達的最高時限,越是重要的命令傳達越是要快。

那次,上級行動指令突然而至,參與行動的人員必須在數分鐘內趕到指定點位,而留給話務兵傳達行動指令的時間不足一分鐘。

通信值班室內,領班員一聲令下,所有話務兵迅速行動起來。她們分頭通知,幾秒鐘接通一個電話,以最快的速度將指令內容以最凝煉的文字,傳遞給所有參與行動人員。

不到一分鐘,指令全部傳達完畢,但她們依然堅守崗位,為後續行動提供話務保障和通信支援。

“現代戰爭發現即摧毀,尤其空中對抗的節奏更是以分秒計。”連長林媚説,“如果我們業務不熟練,電話傳達指令晚一秒、差一毫,行動時機就可能轉瞬即逝。”

快——這是現代戰爭對話務兵的基本要求。

“每一次電話轉接都追求極致的短暫,這恰恰需要漫長的訓練和準備。”中士劉丹深有感觸地説,在這種分秒必爭的業務要求下,話務兵在三尺機臺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操作都必須經歷成千上萬次練習。

在這群女兵取得值班資格之前,她們要經歷數月的訓練準備。由於背記內容之多、訓練方式之單調,這幾個月的時間顯得尤其漫長。

漫長與短暫,是話務兵在任務和訓練狀態下,對時間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追求。

訓練教室裏有一張密密麻麻的表格,記錄著話務兵們歷年來參加各項比武、值勤、訓練的數據。3秒聽音知人準確無誤、每分鐘鍵入百餘字準確率100%……這些嚴苛的訓練標準,都是為了提升電話接轉和指令傳達效率。

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訓練表上的統計數據,發現這些話務女兵的訓練量驚人——每人平均“啃下”10多本專業教材,強訓期間日均訓練時間達10余小時,全員熟記8萬餘字業務資料、背誦3000多個號碼。

中士羅嘉晨回憶自己入伍之初,為了具備上崗值班的能力素質,經常加班訓練到深夜。不論打掃衛生,還是吃飯排隊,口中都“唸唸有詞”,甚至連睡覺也會夢到自己在背號碼;

大學生士兵鄭靜在一次體能訓練中手腕骨折,卻打著石膏堅持上機訓練,不但訓練進度沒有落下,還練就了一手操作絕活;

因為方言習慣,班長劉丹起初平翹舌音不分,為了糾正幾個字的發音,她在訓練室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又花費數周時間徹底掌握所有字詞的平翹舌準確發音……

在資訊化建設突飛猛進的今天,話務兵仍是不可替代的,依然是通信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功紮實程度,直接關係到通信系統的效率。

那次演習,該連全員全時保持戰鬥值班狀態。由於任務繁重,為確保萬無一失,她們還增開了臨時值班席位。

連續10天,所有參演人員吃住在通信值班室,每天睡眠不足3小時,日均接轉2000多個電話,無一錯漏。

“追求極致的短暫,也需經得住漫長的考驗。”一班班長羅嘉晨告訴記者,“小小機房就是我們的戰場,我們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舍VS得

“算清了這筆得失賬,才算是合格軍人,才能領會我們這支團隊的榮譽感”

前不久,劉丹終於完成一連串大項任務,擠出時間休假回家探親。然而,就在高鐵即將到站的時候,她接到單位因緊急任務需要召回在外人員的電話。

都到家門口了,馬上就能和家人團聚了,但劉丹絲毫沒有猶豫:“我馬上返回!”

挂了電話,劉丹在火車上就買好了最近一趟的返程票,然後給父母打電話解釋這個特殊情況。

父母從知道她要休假回來就開始各種張羅:收拾乾淨房子,準備她愛吃的各種菜和零食,還有滿腹貼心話想跟她説。得知這個突然的消息,分外想念女兒的二老甚感失落,但依然堅定地支援她:“閨女,路上注意安全,好好幹!”

“任務面前,軍人就是要先顧國家這個大家,再顧自己的小家。”劉丹告訴記者,很多女兵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她們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任務為重、大局為先。

放棄了與家人儘快團聚的機會,劉丹又收穫了什麼呢?

“我和我的團隊都得到了鍛鍊,而我們保障的單位也以精準的行動達到了預期目標。”緊急返回單位後,劉丹全身心投入任務,連續值守崗位26個小時。

期間,劉丹和戰友們精神高度緊張,就連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吃口飯、喝口水是她們僅有的休息機會。那次任務,劉丹和戰友們創造了連續接轉電話1200余件、傳達重要級指示“零差錯”的紀錄。

“個人的‘舍’,換取眾人和單位的‘得’,這很划算。”劉丹認為,如此高強度的付出是一種難得的鍛鍊和收穫,“算清了這筆得失賬,才算是合格軍人,才能領會我們這支團隊的榮譽感。”

榮譽,是軍人無比珍視的另一種“得”。

一班是通信連的尖刀,加入一班是該連話務兵最感榮耀的事。四級軍士長吉明珠就曾是一班的優秀話務員。然而,因為崗位需要,她被調整到炊事班掌大勺。

這次換崗,專業跨度著實有點大。不少人並不看好換崗後的吉明珠,甚至懷疑她會鬧情緒。

“我是一班出來的,可不能給一班丟人!”吉明珠沒有退縮。第一次班務會上,她就鄭重提出炊事人員每日“三洗”、操作間每日“六掃六拖”制度,使原本殘存不少油污的操作間成為全連的衛生標桿。

在那之後,吉明珠還和炊事班的戰友苦練廚藝。自從她到了炊事班,連隊官兵再也沒吃過塌火包子、夾生米飯,一週菜品不但不重樣,還時有“爆款”,大家吃得開心、練得有勁。

吉明珠的轉型成功,全賴心中那份榮譽感的激勵。也因為這種榮譽感,這群話務女兵一直在與男兵們較勁,不斷發起“挑戰”。

一次演習任務在即,當女兵們得知自己並沒有被列入演習計劃,就主動向旅黨委請戰:“打仗不分男女,我們也想申請參加野外演習駐訓。男兵能做到的,女兵也可以。”

她們的申請很快得到批准。指導員劉潺荃和排長陳靜帶領8人小分隊出現在野外駐訓場上,跟隨機動分隊開設通信樞紐、接通程式控制電話、架設天線陣地……憑藉過硬素質、高效嚴謹和紮實作風,她們贏得男兵一致點讚。

憑著這股拼勁,在去年的軍事體育考核中,這群女兵的考核成績優良率達到了100%。

“你要問我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劉丹若有所思地説,“最大的收穫,就是這火熱的青春!”

堅守平凡 創造非凡

■羊 峰

身在通信部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我的崗位太平凡了,每天做的都是瑣事”“入伍就想能天天舞槍弄炮,沒想到現在天天佈線放纜”……

相信有不少戰友也有同感,總覺得自己崗位平凡、工作普通,離硝煙瀰漫的訓練場比較遠,認為無法在崗位上成就一番業績。還是拿通信部隊來説,崗位眾多、專業繁雜,既有主幹通信專業,也有非主幹的衛生員、駕駛員、炊事員、保管員等勤務保障類專業,在主幹的通信專業中,還能細分出話務、光端、短波、衛星等各類具體崗位。在這些崗位中,有的要全時值守,有的需每天架設;有人處於一線崗位,也有人處於後臺保障;從地理位置上看,有的身處都市,也有的地處深山。每個崗位帶來的對備戰打仗的體驗感各不相同,於是也就有了上述一些戰友的認識偏差。

軍人生來為打仗。新的編制體制下,每個崗位都有其重要意義,都要認識到自己是在為戰鬥力服務。“一字一碼,連著千軍萬馬”“小小值班員,連著指揮員”“值班就是作戰,機臺就是戰場”這些話語,是對通信兵主幹專業職責使命的生動詮釋。非主幹專業崗位也不能自甘落後。作為保管員、駕駛員、炊事員、衛生員等,一樣在戰鬥序列,戰時可以為臺站、陣地輸送器材、運送物資,為戰友保障伙食,開展營救傷員等,同樣意義重大。從上文劉丹、李凱珊的經歷也可以看到,從最初她們認為自己崗位平凡,到慢慢領悟其中的使命責任,再到刻苦訓練成為骨幹獨當一面,最終實現了軍旅的“逆襲”。

小崗位也能有大作為。不管做什麼工作,身在哪個崗位,我們都應該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實現從平凡崗位到關鍵作用的昇華。魯迅先生曾説:“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身處平凡崗位的同志,只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堅持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反之,如果精力不集中,工作不紮實,能力素質不過硬,就算是在“吃勁”崗位,也挑不了重擔,很容易成為拖累戰鬥力的那塊短板。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軍旅的崗位各式各樣,我們要學會在平凡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在平凡中練就堅韌的意志,在平凡中綻放多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