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隨著9月下旬德國大選舉行,在位16年的默克爾總理即將告別政壇。作為一位在歐洲和世界舞臺上都備受尊敬的女政治家,默克爾的離去,意味著一個德國政壇傳奇的謝幕,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如何總結默克爾這16年?德國《明鏡》週刊前不久用“近乎偉大的總理”來蓋棺定論,評價極高。

默克爾並非天生就是“近乎偉大”,從政伊始是不被看好的“黑馬”。默克爾是牧師的女兒,在東德長大並成為物理學家,她的前半生是與數字、曲線和實驗室裏的瓶瓶罐罐打交道。默克爾驚心動魄的政治生涯始於1990年,彼時柏林墻剛剛倒塌。她為自己在東德科學院做研究的經歷畫上句號,步入政壇。由於得到德國“統一之父”科爾的青睞,默克爾平步青雲,很快就步入了德國政壇的高層,直至最終成為總理。

許多人認為,默克爾當政是歷史上的一個意外:一位來自東德的女性要幫助西方度過重大危機。默克爾當政16年,應對了一個接一個的危機: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烏克蘭危機、抗疫危機。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如此評價:對德國而言,默克爾是一位“危機總理”;對歐洲而言,她是“動蕩時代的船錨”,頗為中肯。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到歐洲,面對輿論“狼來了”的呼聲與工商界的大聲疾呼,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默克爾政府按兵不動。但她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了解有關金融世界錯綜複雜的資訊和分析,在觀察、調研之後,默克爾政府宣佈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投入總額高達500億歐元的資金,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減稅和補貼等,與美英單純救助金融企業不同的是,德國措施的重點是保就業、穩實體經濟、加強金融監管。默克爾政府推出了傳奇般的“以舊換新補貼”,增加了短時工作崗位,從而緩衝了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雖然2009年德國國內生産總值下降了5.7%,但就業沒有崩潰。德國成為西方世界率先走出危機的國家,成功奠定了默克爾“危機管理者”的名聲。

緊接著,肇始於希臘的歐債危機又向歐盟襲來。當時,一貫視歐元為對手的英美兩家齊上陣,主導世界輿論的英語媒體齊聲唱衰歐元。面對冷嘲熱諷,默克爾始終不為所動,堅持救助與財經紀律相掛鉤,讓想一再賴賬的人“恨得牙癢癢”。最終,默克爾帶領歐洲挺過了“歐元的至暗時刻”,她的聲望達到頂峰,當仁不讓成為歐洲“舍我其誰”的領導人。

然而,2015年爆發的難民危機讓默克爾遭遇政治“滑鐵盧”。當年9月2日早晨6點,土耳其南部度假勝地博德魯姆附近的一處海灘,攝影師面對一具小小的屍體按下了快門,畫面中的小孩名叫艾蘭,這張小艾蘭“俯臥”海灘的圖片震驚世界之後,默克爾打破謹慎觀望的習慣決策做法。9月4日,默克爾一聲令下,成千上萬滯留匈牙利的大批難民如願踏上德國的土地。洶湧而來的難民潮引發國內民眾和歐盟一些成員國的不滿和反對,德國國內陷入政治分裂,民粹政黨乘機崛起。默克爾的上述決定徹底改變了她的總理任期,她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支援率大幅度下降,甚至被迫提前放棄了黨主席職務。

但是,默克爾多次表示對開門接納難民的決策“不後悔”。作為牧師的女兒,接納和救助成千上萬難民體現了她樂善好施的本性,在“情感”與“理智”的抉擇中,她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在外交上,默克爾遭遇的兩大危機是烏克蘭危機和特朗普危機。前者,一方面默克爾與西方站在一起,制裁俄羅斯以懲罰其讓克裏米亞入俄;另一方面,默克爾堅持與俄羅斯對話。在默克爾執政的整整16年裏,普京一直是她外交上的對手與夥伴。 默克爾會俄語,普京會德語,兩個可以互拿對方母語聊天。作為代表西方與俄羅斯談判的人,默克爾一次又一次地與莫斯科方面通電話,批評、告誡和請求,臨近下臺之際默克爾還出訪俄羅斯。

作為西方陣營的領袖,默克爾外交上遭到的最大難堪是特朗普,後者在公開場合拒絕與她握手。默克爾無可奈何,在忍耐的同時發出了歐洲要靠自己的感慨。特朗普政府一直拿“北溪-2”俄歐天然氣輸送管道項目説事,甚至祭出制裁手段,經過默克爾堅韌不拔的努力,終於與繼任特朗普的拜登政府達成妥協。在默克爾即將離任之際,“北溪-2”管道建設終於貫通,也算是其外交上的一個交代。

默克爾處置的最後一個危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她像一個“老奶奶”一樣苦口婆心規勸人們要戴口罩、不要聚集,但衛生事業在德國屬於地方政府事權,默克爾的作為有限。總體而言,德國的抗疫水準在西方國家中居於上游。

默克爾告別政壇,一個時代落幕了,德國乃至歐洲暫時陷入“無領袖”的尷尬之中。執政16年裏,默克爾的支援率一直都在50%以上,最高時為86%。毫無疑問,默克爾是一個傳奇,她離開了總理府,人們會想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