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嚴明,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

■周文元 趙小軍 解放軍報記者 歐陽浩

百年大黨,在偉大自我革命中永葆生機活力!

人民軍隊,在鐵的紀律鍛造中始終勝利向前!

人民軍隊黨締造,自誕生之日起就將黨的紀律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一路紅旗漫卷,在廣袤遼闊的中華大地站穩了腳跟、戰勝了強敵,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

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在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一代又一代革命軍人,始終擦亮紀律嚴明的鮮亮底色,用鐵的紀律鍛造威武文明勝利之師,堅定捍衛著國家主權、保衛著人民政權、護衛著和平發展。

奮進新時代,面對複雜環境和鬥爭考驗,人民軍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堅強領導下,用鐵的紀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振政治綱紀、重樹作風形象,向著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闊步前進。

黨旗所指、軍旗所向——

鐵的紀律確保人民軍隊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這是一次聽從指揮的大考——

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一聲令下,2016年1月16日零時,原七大軍區撤銷番號。那個夜晚,無論是高級將領還是普通官兵,無論是面對個人的進退走留還是單位的撤並降改,軍區部隊官兵“一聲號令風雷動”,堅毅揮別光榮歷史,昂首踏上嶄新征程。

這是一次步調一致的檢驗——

1973年12月,黨中央決定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八大軍區司令員“隨員不超10人,時間不超過10天”,雷厲風行完成了交替接任工作。

跨越時空,類似這樣的考驗不勝枚舉,人民軍隊總能交出優異的答卷,展現出堅決聽黨指揮的高度政治自覺。

聽令景從源自絕對忠誠。人民軍隊是黨締造和領導的,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習主席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永遠不能變,永遠不能丟。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熔鑄于一代代革命軍人的血脈靈魂,是人民軍隊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

聽黨指揮,既靠思想上的信仰、信賴和熱愛,也要靠紀律上的錘鍊、約束和保證。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人民軍隊只有嚴守紀律規矩,才能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時光的指針向著歷史深處撥動,我軍自建軍之日起,就始終堅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融入軍魂。

那是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時的堅定選擇——

八一南昌起義,起義部隊明確規定“黨的作用高於一切”,設立了黨的前敵委員會,在軍、師、團設立黨的組織,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由此發端。起義軍南下遭遇失敗,朱德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我是共産黨員,我有責任把革命種子保留下來”,組織部隊開展了“贛南三整”,加強了黨在基層的工作,起義軍面貌一新。

那是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後發展“第一批戰士黨員”時的無悔誓言——

1927年10月,三灣改編不到20天,毛澤東同志在水口主持了我軍歷史上首次連隊建黨活動。他領著第一批發展的6名戰士黨員莊嚴宣誓:“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在血火考驗的革命征途中,這6名新黨員嚴守黨的紀律,3人光榮犧牲,無一人背叛革命。

那是出臺“第一個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件”時的嚴明立場——

1929年冬,紛飛風雪中,面對紅軍中種種問題和矛盾,我們黨在古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並首次以黨的決議的形式申明瞭嚴格執行紀律的重要性,指出要“嚴格地執行紀律,廢止對紀律的敷衍現象”。

那是提出“第一軍規”時的高度清醒——

從毛澤東同志在江西茨坪“雷打石”上鄭重宣佈“三大紀律”,到1947年10月10日發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人民軍隊的“第一軍規”不論怎樣豐富發展,第一條都始終要求“一切行動聽指揮”,用紀律堅決維護貫徹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

那是開展“第一次軍政整訓”時的思想蕩滌——

1929年底,福建連城新泉,紅四軍全軍集中開展軍政訓練,用一場全員參加的思想政治運動,掃除軍隊中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強化了黨的領導,成為人民軍隊政治整訓制度化、規範化的首創,也深深影響著之後的“政治整軍”“新式整軍”等運動。每到關鍵時刻,人民軍隊總能通過一次次政治整訓,不斷掃除思想塵埃,淬煉忠誠品格。

鳴鏑聲聲催徵,風展軍旗如畫。歷史從一個個“第一”和探索中開啟,軍魂在一次次血火考驗中鍛造:長征路上,張國燾想另立山頭,最後成了“孤家寡人”,逃跑時連警衛員都不跟他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戰場,“嘀嗒、嘀嗒”的電臺聲就是黨中央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和平建設時期,在資産階級糖衣炮彈和各種錯誤思潮、腐朽文化衝擊下,在歷次重大政治考驗中,全軍官兵始終堅定不移站在黨的旗幟下……90多年的輝煌征程中,千千萬萬革命將士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融入血脈,內化為紅色基因,外化為自覺行動,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人民軍隊忠於黨的精神豐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國內外環境,習主席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指示,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堅如磐石。黨的十九大將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把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寫進黨章,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理性昇華,又是面向新征程的時代要求。

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從召開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掀開新時代整風整訓的嶄新一頁,到召開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部署推動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從嚴肅查處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案件,到全面徹底肅清郭徐房張流毒影響……這些年,習主席引領人民軍隊強力推進正風肅紀,及時清除軍隊存在的嚴重隱患,有效解決弱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突出問題。全軍官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人民軍隊在浴火重生中向著強軍興軍的宏偉目標堅定前行。

使命所繫、一往無前——

鐵的紀律確保人民軍隊始終能打仗、打勝仗

“以最快速度拿出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臨危受命,率領科研團隊冒著生命危險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如山軍令前,陳薇誓言:“除了勝利,別無選擇。”經過夜以繼日攻關,他們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在世界上首個進入臨床試驗。

“用最高速度的行軍力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奪取瀘定橋!

1935年5月,在前有大渡河天險、後有重重追兵的危急時刻,紅四團收到了這道簡短卻又無比艱巨的作戰命令。紅四團官兵以“要橋不要命”的精神,晝夜兼行120公里,最終創造了22名勇士飛奪瀘定橋的軍事奇跡。

“最快速度”“最高速度”,這是90多年來人民軍隊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生動寫照,也是對堅決聽從指揮、堅決服從軍令的始終堅守。

軍隊是最講紀律的,紀律嚴明是戰鬥力的重要源泉。回首光輝戰史,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使命和價值在於贏得每一場戰鬥,而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離不開嚴明的紀律。

勝利,是在捍衛軍令歸一、確保軍令暢通中鑄就的——

古往今來,軍令歸一才能三軍一心、剋敵制勝;令出多門必定指揮混亂、難逃敗局。新中國剛剛成立,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黨中央頂住壓力、凝聚共識,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百萬志願軍將士當即統一意志,奔赴朝鮮戰場。戰爭中,毛澤東同志親自製定“戰爭準備長期、儘量爭取短期”總的指導方針,親自決策進行重大戰役,親自提出“零敲牛皮糖”等作戰方針,對戰爭實施了堅強有力的領導與指揮,通過這場“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軍威和民族尊嚴。一次次的勝利,都反覆驗證著“軍隊要有統一的領導和紀律,才能戰勝敵人”的鐵律。

從1930年中共中央發出通告,明確“一切指揮權完全統一于中央軍委”;到解放戰爭期間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報告制度》的黨內指示,有力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再到黨的十八大後,出臺《關於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意見》,建立請示報告、督促檢查、資訊服務等工作機制,有力確保軍委主席負責制在全軍的堅決貫徹落實……我們黨始終以鐵的紀律保證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統禦于軍隊統帥。

四渡赤水,毛澤東同志“平生最得意之作”,是運動戰的典範。面對敵40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紅軍能轉戰千里、突出重圍,既靠出神入化的指揮,也離不開嚴肅的軍紀。軍情瞬息萬變,紅軍在崇山峻嶺間迂迴轉移,從上到下軍令暢通,戰士行軍中走丟了也會千方百計歸隊。個別人埋怨部隊盡走“弓背路”“老打圈圈不打仗”,對此,黨中央在會理召開會議,重申了紀律,對錯誤思想進行了嚴肅批判。正是用鐵的紀律捍衛著“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般的“統一行動聽指揮”,才有了之後紅五軍團第37團官兵,剛冒死翻過夾金山,又毫不猶豫返回執行任務,創下“十天三過雪山”壯舉;才有了解放戰爭中,200多萬軍隊在大半個中國南征北戰,服從大局、相互協同、千軍萬馬“一盤棋”……

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沒有鐵的紀律,就不可能使自己組成集中的、具有堅強戰鬥力的有機整體。正是有了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和指揮,有了嚴密的組織體系和嚴明的紀律要求,人民軍隊才能始終保持政令軍令暢通,指揮運轉高效,高度團結統一。

勝利,是在嚴格執行軍紀、堅持令行禁止中鑄就的——

有人説,長征的勝利是紅軍鐵的紀律的勝利。這紀律包裹在馬蹄上——紅二、六軍團進入烏蒙山區後被重兵包圍,危急關頭,部隊下令隱蔽行軍突圍,1萬多名紅軍官兵嚴守不點火把、馬蹄裹布的行軍紀律,最終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敵軍縫隙中鑽了出去;這紀律融入在哨聲中——搶渡金沙江,紅軍專門制定了過江紀律,即使軍團長、師長也得按次序聽哨音上船,確保了萬人過江急而不亂;這紀律深藏在糧袋裏——過草地時,糧食奇缺,有的部隊規定每個人身上帶的糧食統一支配,沒有命令誰也不許吃,不少紅軍將士就是餓得昏倒了,也不吃自己糧袋裏一粒糧……一個個視軍令高於生命、守軍紀絕不含糊的鋼鐵軍人,鋪就了長征的勝利之路。

法紀嚴明才能令行禁止。從1930年我軍頒布第一部《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條令(草案)》,到已經歷經17次修改的最新一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試行)》;從八一南昌起義,全體將士嚴格執行保密紀律,“沒有走漏一點風聲”,到抗美援朝戰場上嚴守作戰紀律,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在長津湖冰雪中不朽的“冰雕連”……可以説,人民軍隊的勝戰史,就是一部始終嚴守紀律的歷史,歷經歲月洗禮,令行禁止、執紀如鐵已經成為人民軍隊的鮮亮標識。

勝利,是在深扎紀律自覺、迸發血性膽氣中鑄就的——

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上甘嶺戰役,黃繼光立下堅決拿下陣地的軍令狀,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捨身撲向敵人瘋狂掃射的機槍口,那一躍定格成人民軍隊永恒的精神雕塑;時隔56年,汶川抗震救災中,“黃繼光英雄連”所在部隊15名空降兵勇士,肩負打通震中與外界聯繫的千鈞重任,在海拔近5000米高空殊死一躍,“盲降”震中。跨越時空的“捨身之躍”,是人民軍隊滲入骨髓的“革命加拼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生動寫照,而一脈相承的血性膽氣背後,則是對勝利不變的信念,對軍令堅定的捍衛。

習主席強調,人民軍隊必須用鐵的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鍊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這種紀律,是建立在高度的政治自覺基礎上的,一代代革命軍人始終牢記“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由此內生出強大的制勝勇氣、堅定的紀律自覺。一代代革命軍人用生命踐行使命、捍衛紀律,在一次次浴血奮戰中,展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塑造並傳承著逢敵亮劍、敢於勝利的不朽精神。

90多年來,人民軍隊的勝利征程表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戰爭年代,人民軍隊打勝仗靠紀律;新時代,應對現實戰爭威脅和各種風險挑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樣離不開嚴明的紀律作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牢牢把握人民軍隊戰鬥隊的根本職能,堅持軍事鬥爭準備龍頭地位不動搖,作出以整風精神糾治備戰打仗中頑癥痼疾的決策部署,以打仗的姿態向和平積弊開刀。全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歸正工作重心,把紀檢監察工作融入戰鬥力建設全領域全方位全鏈路,督導部隊牢固立起備戰打仗的指揮棒,有力推動備戰打仗主責主業強力回歸,部隊實戰化練兵熱潮激蕩奔涌,官兵勝戰追求、血性膽氣極大煥發,能打仗、打勝仗成為響徹軍營的時代最強音。

性質所在、本色永駐——

鐵的紀律確保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好傳統、好作風

1975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題為《軍隊要整頓》的重要講話中,意味深長地指出“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

習主席指出,總結我軍歷史和現實需要,“軍隊的樣子”就是要堅決聽黨指揮,要能打仗、打勝仗,要保持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90多年來,人民軍隊用鐵的紀律錘鍊出鐵的作風,樹立了獨一無二的好樣子。

紀律嚴明固牢了“軍愛民、民擁軍”的政治優勢——

入城這一幕,讓上海人民驚嘆。1949年5月,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氣象學家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下午3點起微雨,子夜大風……守門之站崗者倦則臥地,亦絕不擾人。原來,在解放軍制訂的《入城守則》中,嚴令“不入民宅”,陳毅強調“天王老子也不行”。看到雨中躺在街邊的這支軍隊,民族資本家榮毅仁果斷放棄遷往香港的決定,他感慨:國民黨再也回不來了。

出城這一幕,讓武漢人民動容。2020年4月,一條路人拍攝的視頻刷屏網路:不需警車開道,謝絕夾道歡送,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勝利完成任務後悄然撤離。勇敢地來,悄悄地去,這讓無數網友動情留言:“熱幹面能吃了,最可愛的人卻告別了!”在執行任務期間,醫療隊制訂並嚴格執行“群眾紀律‘十一條’”,展現了人民子弟兵忠於人民、守紀如鐵的政治品格。

歷史無言,大江存證。我軍自創立之日起,就一直深深紮根人民之中,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翻開不同歷史時期的“第一軍規”,從“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不拿群眾一個紅薯”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論內容如何豐富、表述如何發展,始終有一半以上內容是關於群眾紀律的。1947年,毛澤東同志在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時,特意把初稿中第三項“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提前到第二項,群眾紀律的分量可見一斑。

長征中,紅軍高唱《紅軍紀律歌》,一路轉戰,一路“堅決地與脫離群眾、破壞紀律的現象鬥爭”,先後發佈《關於進入城市執行政策的規定》《責令三軍團嚴整紀律的指示》等一系列軍紀軍令,有力維護了群眾紀律。解放戰爭中,不論行軍戰鬥到哪兒,解放軍離開老百姓家都自覺做到“水缸不滿不走、院子不凈不走、借東西不還不走、損壞東西不賠不走、群眾紀律不檢查不走”。新時代,人民軍隊先後出臺《軍隊群眾工作規定》《關於嚴格軍地交往有關紀律規定的通知》等法規,對群眾紀律的內容要求作出新的明確規範,大力糾治損害軍民關係、侵害群眾利益等違反群眾紀律的行為,賡續著“愛我人民愛我軍”優良傳統……時代在變,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沒有變。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人民軍隊只有牢記宗旨本色,嚴守群眾紀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子弟兵,才能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始終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

紀律嚴明厚植了“官愛兵、兵尊幹”的革命情誼——

官兵深情,雪山為證:在長征翻越哈巴雪山時,賀龍發現一名戰士暈倒在雪地裏,他馬上解開自己的棉衣,把戰士摟進懷裏,並抓起一把雪融化後喂給戰士,一口雪水滋養一顆兵心;時隔數十載,在喀喇崑崙雪山上,戰士賀國斌在巡邏途中雙腳凍得失去知覺,鞋子掉了也渾然不知,連長張祥林趕忙將他的腳抱在懷中焐熱,保住了他的一雙腳,也溫暖了戰士的心。

從“融雪喂水”到“抱懷焐腳”,這是“官兵一致同甘苦”的生動傳承。毛澤東同志指出,在軍隊的內部,必須建立正確的官兵關係。我軍作為新型人民軍隊,從建軍伊始就堅決破除一切舊軍隊遺留的軍閥作風,把官兵一致上升為建軍治軍的一個重要原則。

三灣改編,紅軍在團、營、連各級建立士兵委員會,規定官長不許打罵士兵;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進一步明確,“官兵之間只有職務的分別,沒有階級的分別,官長不是剝削階級,士兵不是被剝削階級”;1937年,毛澤東同志概括提出了我軍政治工作三大原則,官兵一致原則是第一條……正是從政治上確立了“官兵一致”這一處理內部關係的準則,人民軍隊構建形成了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新型官兵關係。

“欲謀勝敵,先謀人和”。革命戰爭時期,通過新式整軍,廣泛進行紀律教育、政策教育,農民、舊軍人、俘虜兵得到改造很快成為英勇的革命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歷經多次修訂,始終明令禁止侮辱、打罵、體罰或者變相體罰部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反覆強調要大力發揚官兵一致優良傳統,軍委印發《關於加強軍隊基層風氣建設的意見》,全軍軍級以上單位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化拓展基層風氣監察聯繫點工作,旅團以下部隊紮實開展“弘揚優良傳統、整頓作風紀律”學習教育活動……90多年來,人民軍隊始終以嚴格的紀律維護著尊幹愛兵、官兵一致的原則,保證了我軍內部的高度集中統一,凝聚成拖不垮、打不爛的鋼鐵集體。

紀律嚴明鍛造了“拒腐蝕、永不沾”的清廉本色——

“南京路上好八連”,人民軍隊一張拒腐防變的鮮亮名片。1949年,上海解放,八連進駐南京路。當時有人預言,南京路就是一個“大染缸”,不出3個月,叫他們“紅著進來、黑著出去”。八連官兵牢記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身居鬧市,一塵不染,被譽為“霓虹燈下的哨兵”。

人民軍隊是信仰集合體,不是利益集合體。幹革命與“發洋財”從來都是格格不入的,選擇加入革命的隊伍,就是選擇一生的清廉自律、乾淨自守,這是無數革命軍人用實際行動作出的響亮回答。“紅色管家”鄭義齋,管著紅四方面軍十多萬人的軍需被裝,從未想過為自己添件新衣服。“金身將軍”王政柱,抗戰期間從太行山區送黃金去延安,他把黃金綁在身上,全程身不離金、金不離身,突破層層封鎖,一文不少交給了黨中央。

清廉自守離不開嚴格的紀律約束。抗日戰爭時期,肖玉璧因貪污被判處死刑,宣示了“在廉潔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許有一個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長”。習主席深刻指出,軍隊是拿槍桿子的,軍中絕不能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軍隊越反腐越堅強、越純潔越有戰鬥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鐵腕正風反腐,迎來浴火重生。近年來,軍隊中一批腐敗分子受到嚴懲,各種不正之風無處遁形,各種貪贓枉法、貪污腐敗、貪佔便宜的行為受到嚴肅查糾,越管越嚴、越勒越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軍隊反腐敗鬥爭不僅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也鞏固發展了政治上、正氣上、人心上的壓倒性態勢,軍心士氣極大提振,幹事創業熱情充分激發。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闊步行進在新的趕考路上,人民軍隊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的重要決策指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做到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尺度不能松,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努力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為在新起點上開創強軍事業新局面提供堅強紀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