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我空軍專機護送從南韓接回遼寧瀋陽,109位志願軍烈士英靈及1226件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3日,抗美援朝題材紀錄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于全國公映,影片記錄了26位年齡近90歲的志願軍老戰士,他們用真實的講述,帶我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宋坤儒工作照。片方供圖

在影片導演宋坤儒看來,《1950他們正年輕》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首勵志感人的“青春”讚歌。宋坤儒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透露,他以內在情感為主線來結構整個電影,希望從不同士兵的角度,為觀眾呈現這場戰爭背後的每一個人物的命運。

“抗美援朝老戰士帶給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即使這部影片我已經來來回回看了幾十遍了,依然還會為他們的樸實、真誠與樂觀感動落淚。”宋坤儒表示,“我非常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看這個影片。這些老人身上流露出來的正是我們中國人打不垮、拖不爛、不服輸的民族精神。我覺得,這也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所需要的一種時代精神。”

以內在情感為主線 呈現戰爭中普通士兵的情感

人民網:26位志願軍老兵首次在大銀幕上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這些影像資料非常珍貴。紀錄電影拍攝最初是怎樣構思的?與同題材的其他紀錄電影相比有哪些不同?

宋坤儒:作為一個劇情電影導演,我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拍一部紀錄電影。我在拍攝公益廣告時認識了一些老兵,拍攝之餘出於好奇和他們聊天,然後就産生了做採訪的想法,想了解當時戰場上的細節。

隨著採訪的深入,我越來越想了解每個老兵參戰時的個人經歷和心理狀態以及他們之後的命運。堅持拍攝2年後,我成了第一個被這些老兵打動的觀眾。很多次我在聽他們的敘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流淚,我想,要是能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聲音,應該會和我一樣有感觸吧。

抗美援朝老戰士薛英傑。片方供圖

《1950他們正年輕》是第一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普通人情感和故事的紀錄電影。雖然全片基本上都是對話的連接,但我也希望這部紀錄電影具有故事性。我放棄了用時間線、章節、第三方旁白等形式作為引導的主線結構,希望把和老兵面對面的現場感帶給觀眾,所以我嘗試以內在情感為主線來結構整個電影。

人民網:片名為什麼叫《1950他們正年輕》?

宋坤儒:電影中的他們雖然是近90歲高齡的老人,但講的是他們的青春故事,因此片名取名《1950他們正年輕》。當年,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祖國人民築成一道血肉長城,將強敵阻于國門之外,用他們的方式報效國家。雖然現在已不是戰爭年代,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克服的困難,有一場又一場的仗要打。希望大家通過這部影片找到共鳴,汲取精神力量。

人民網:80多小時的拍攝素材剪輯到98分鐘,素材如何取捨?

宋坤儒:講述的內容必須是本人親身經歷的事件。一開始,老兵人選來自於朋友介紹,後來,在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幫助下,我們又尋找到了一些老戰士,他們曾當過炮兵、文藝兵、軍醫、司機、後勤人員等等。

雖然是講戰爭年代的事,但每一個老人都有自己可愛的一面:怎麼跳上桌子要報名參加戰鬥,怎麼潛入敵營偷吃的,年輕的女戰士們在愛美的年紀怎麼適應戰鬥生活……我們呈現了戰爭中的人物,是一個與其他抗美援朝紀錄電影不同的角度。我希望通過不同士兵的講述,為觀眾呈現這場戰爭背後每一個人物的命運。

真實講述震撼人心 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人民網:在採訪老兵的過程中,有哪些特別打動你的細節?

宋坤儒:薛英傑,這個老兵70多年內心最痛苦的事情,是他還沒有完成對戰友的承諾。他們曾經答應彼此,活著的人要把犧牲的對方帶回祖國。可是,當年戰場環境不允許,他只能親手把戰友埋葬在朝鮮。隨著年齡的增大,去找戰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成為了薛英傑一生最大的心結。

我們聽了薛英傑的情況,就開車前去採訪。老人第一次就和我聊了7個小時。當時為了採訪,我給老人買了一件新衣服,第二天我們走了以後,老人穿著新衣服,帶著勳章,自己坐著輪椅上街了,要到照相館去照相。他説要積極治療,要活到電影上映的時候。

後來幾次採訪,薛爺爺身體每況愈下,但還在堅持。臨終前,他依舊對影片唸唸不忘。我對這些老兵有一份發自內心的虧欠,我答應過他們,要讓他們在大銀幕前看到自己的身影,但是電影遲遲沒有做完,卻有一些老人已經在影片製作過程中相繼離世,成為了永遠的遺憾。

《1950他們正年輕》劇照。片方供圖

人民網:製作影片時,有沒有考慮如何吸引年輕觀眾的關注?

宋坤儒: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不夠了解,所以我想,我們這個片子能不能成為一部抗美援朝的入門書?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講究個人體驗,那我們可以先讓年輕人在影院裏,體驗這些老人的情感,而後,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朋友,就會自發通過書籍和其他抗美援朝的紀錄電影去了解更加詳盡的資料。

我非常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看這個影片。這些老人身上流露出來的正是我們中國人打不垮、拖不爛、不服輸的民族精神。我覺得,這也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所需要的一種時代精神。

現在的“90後”“00後”,他們將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如果年輕人願意在電影院花98分鐘,親自面對大銀幕,聆聽這些曾經的年輕人的真實故事,感受抗美援朝戰士的喜悅與悲傷,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真實語言描述的震撼力量是源自內心的。

人民網:拍完這部紀錄電影,你對抗美援朝和志願軍老兵有哪些更深的理解?

宋坤儒:在拍攝影片之前,我對於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一些了解,但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老人,才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他們為國家付出一切的勇氣。

影片沒有刻意渲染,只是在用最簡單的鏡頭記錄這些老兵英雄。在拍攝老人的時候,他們帶給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即使這部影片我已經來來回回看了幾十遍了,依然還會被他們的樸實、真誠與樂觀感動落淚。在1950年,曾有許許多多普通的年輕人,遠離家鄉,本來少年,此去一生。在陌生的國度,為了保衛和建設國家,可以放棄自己的青春夢想甚至生命。

所以,在片尾,我們寫道:“他們相信未來,我們才擁有現在”。這是我們對抗美援朝老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