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代替下樓鍛鍊 偽科學佔據手機收藏夾

防止“網癮老人”沉迷得有招

盯著電子螢幕動輒好幾個小時,連樓都不下了;刷短視頻刷到大半夜,收藏的多是假科普、虛假廣告……曾經“網癮少年”讓無數家長頭疼,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沉迷短視頻,成了“網癮老年”。

老人們為何沉迷短視頻?如何預防?專家表示,不同於操作複雜的網頁或其他APP,點一下就能看、劃一下就更新的短視頻平臺大大降低了老人的使用門檻。另一方面,因為較晚觸網,網際網路給老年人帶來的新奇感受遠遠高於年輕人,因此他們易出現沉迷、被騙等情況。不過,觸網是老年人退休後重新參與社會的一種重要途徑,應“疏堵結合”,多方合力正確引導。

現象 父親被忽悠著買了上千元的課

“抱著手機一刷刷到半夜,我現在有點體會當初爸媽怕我沉迷遊戲的心情了。”王先生的母親最近迷上了刷短視頻,這讓王先生心情複雜。“本來退休後,老人能找到點喜歡的事兒做我挺高興,可老這麼抱著手機刷視頻,也不出門走動了,作息都不規律了,真擔心她身體吃不消。網上有不少真假難辨的科普、養生類視頻,正好是老年人的‘菜’,母親看到後還經常轉發給我,像是‘動動手指就能治病’之類的,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

和王先生的情況類似,張女士最近也因為父親沉迷網路上當受騙而心煩。今年4月,市民張女士的父親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條名為“黑牛購”的視頻,視頻裏説“一元就能秒殺各種名牌手機”。老人點擊視頻後被誘導花15元購買了一張會員卡,買卡後才發現,所謂的“一元秒殺”只是小概率事件。

“這已經不是父親第一次上當受騙了。”張女士無奈地説。“去年,老人刷短視頻看到一個理財課程,十幾塊錢就能試聽,報名後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買了幾千元的課。”張女士説,“父親加的群裏話術就像洗腦式傳銷,特別不靠譜。”在張女士的及時勸阻下,父親沒有繼續買課。

記者發現,近年來短視頻平臺消磨時間的“殺傷力”在不斷變大。根據移動網際網路調研機構QuestMobile去年發佈的一份《銀發人群洞察報告》,在超過1億的移動網際網路“銀發用戶”中,看短視頻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方式。2020年5月調查數據顯示,在幾家主流短視頻平台中,中老年人當月每人平均使用某一短視頻平臺的時長可達1500分鐘。

短板 “老年人防沉迷系統”存空白

為什麼老年人刷短視頻上癮?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靳永愛分析,相比于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老年人觸網時間較短,網際網路帶來的新奇感要遠遠高於年輕人,因此更容易上癮。不僅如此,老年人也是易上當受騙的“高危人群”。調研中發現,只要在內容中加上權威媒體報道、某某大學研究等抬頭,多數老年人都會選擇相信。

如今,多家短視頻平臺都已上線“青少年模式”,但“老年人防沉迷系統”的建設仍然存在空白。記者注意到,目前幾家主流短視頻平臺均沒有針對老年用戶的“特定模式”,在老年人上網時長限制以及被騙後如何維權退款等方面也基本沒有特殊規定。

對此,靳永愛建議,平臺方面,可以效倣青少年保護模式,設置老年模式,幫助老年人過濾掉一些易受到誘騙的內容,以及設置觀看時長,提醒老年人不要沉迷等等。

建議

“疏堵結合”正確引導

“我爸成了‘網癮老年’怎麼辦?”面對越來越多的求助,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認為,青少年沉迷網路往往是由於無法成功地社會化、成人化;而老年人沉迷網路,則是因為沒有能夠成功地老化。根據父母教育孩子的經驗可知,説教是很難起作用的,親情和陪伴才是最有效的。

張昕建議,子女切忌用指責、糾正這樣的態度去和父母辯論,而是要在勸説時注意方式,要充分強調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尊重家長的地位和肯定他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多給父母感情上的陪伴。

老年人觸網也有積極作用。從調查來看,觸網以及玩短視頻的老人,普遍要比不觸網的老人在幸福感、成就感等方面更高。此外,在代際關係上也比不觸網的老人和諧度更高。靳永愛建議,對於銀發族觸網應當“疏堵結合”、正確引導。 本報記者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