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那曲8月3日電 (記者 江飛波)“我們世代生活在羌塘草原,小時候沒見過樹,後來去拉薩才看見樹,那種感覺用我們的話説就是‘呀咕嘟’(藏語,好)。”近日,52歲的西繞對中新社記者説,如今他在那曲市億利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內負責為苗木澆水,該基地擁有樹木30萬株。

那曲市平均海拔約4500米,氣候惡劣,此前是中國為數不多沒有樹木的城市。

2016年,中國科技部啟動“那曲地區城鎮植樹關鍵技術研發與綠化模式示範項目”,由內蒙古庫布其治沙企業億利集團帶隊,聯合多家科研單位在那曲發起“綠色挑戰”。

那曲人一直渴望綠色。據悉,上世紀90年代,那曲林業技術人員建立了一處2畝的植樹試驗基地,試種高山柳、水柏枝、沙棘等,收效甚微。

2007年,那曲再從拉薩引進20株雲杉、10株北京楊,從索縣引進30株高山柳,其中雲杉存活13棵、北京楊存活1棵。“這14棵樹是那曲‘年齡’最長的樹了。”那曲市林草局植樹造林科科長拉頓説。

西藏自治區林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格桑曲珍説,那曲風大,凍害不規律,樹苗難以紮根,且土壤難以保水保肥。而高原的強紫外線,低地溫,會讓樹葉形成“生理性抽幹”。

格桑曲珍説,常規造林技術讓那曲種下的樹木難以存活。

在生態基地內,記者看到大棚育苗、風障以及積水增溫樹圍等設施。

該基地負責人郝偉説,在種苗選育上,項目組利用大數據進行種質資源篩選和比對。建立了氣候監測站,採集溫度、濕度、風速、光照強度、土壤氣候及物種生長特性的各項指標,制定防風、防寒措施。針對土壤地溫低、積溫不足,他們發明瞭PE樹圍土壤積溫技術,用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樹圍可以吸收太陽輻射轉化成熱量,為苗木根部提溫。

他説,團隊共在那曲種下40萬棵雲杉、高山柳、金露梅和丁香等樹木,“科學養護的條件下,75%的樹木成功越過了5個冬天,破解了海拔4500米以上植樹技術難題。”

記者在那曲市政府、科技局及養老院等機構院內看到,最高的雲杉超過2米,部分結出了松果,那曲綠化植樹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