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七一勳章”獲得者、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共話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

將偉大建黨精神鐫刻於心、落實于行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精闢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一百年前,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他鄭重宣示:“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的中國共産黨,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滋養與支撐下不斷走向強大、創造輝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時空交匯點上,如何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我們邀請四位“七一勳章”獲得者、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講述他們心中的偉大建黨精神,並請專家進行闡釋,從中感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重要作用,進而切實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不怕犧牲、英勇鬥爭——

含著熱淚,揮舞起勝利的戰旗

講述人:“七一勳章”獲得者、河南安陽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王佔山

從少年時起,我就開始為革命隊伍站崗放哨、送信、送情報,因為從小親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就下了決心:參加革命,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去!

16歲那年,我正式參加革命活動,當過民兵、民兵隊長、區小隊隊員。三年後,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共産黨讓咱們老百姓當家作主,我也要用手中的槍解放更多窮苦人。於是,我跟隨部隊一路南征北戰,冒著一次次硝煙和炮火,始終沒有改變對黨的忠誠。

  王佔山(中)在為河南安陽三官廟小學的少先隊員講戰鬥故事。

剛入黨不久,平津戰役就打響了。我的入黨介紹人馬佔海衝鋒在前,在攻打金湯橋的戰鬥中壯烈犧牲。金湯橋被攻克後,連隊僅剩24人,我們在橋上含著熱淚,揮舞起勝利的戰旗。

共産黨員作戰要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入伍以來,我先後參加大小戰役戰鬥數十次,全身負傷38處,4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巨裏室北山佔領某高地的戰鬥中,我所在的團奉命在金城前線抗擊“聯合國軍”的瘋狂反撲。緊要關頭,我帶領連隊堅守陣地4天4夜,打退了敵人的38次進攻,消滅敵人400余人。渾身是傷的我沒等被送到醫院就昏了過去,經過4天搶救,才從“鬼門關”爬了回來。

離休後,我也閒不下來。30多年來,我經常到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和部隊去,講述革命傳統、戰鬥經歷、黨和國家的政策等,作了400多場報告。還記得有一次我到安陽市三官廟小學做報告,一眼望去,發現平時總喜歡纏著我提問題的那個孩子沒來,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家裏出現了重大變故。我當天就給他家送去3000元錢,並叮囑孩子父母,再苦不能苦娃娃,千萬不能耽誤學業。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又坐不住了,來到幹休所,把3000元特殊黨費交到政委手中。以前,我們在戰場上保家衛國;現在,國家和人民有難,我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經常跟兒女們説,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我們能做的就是把一生獻給黨。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永遠跟黨走,走好科技自立自強路

講述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王 兵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在我們黨的百年曆史中,對科技事業的重視和支援貫穿始終。廣大科技工作者也以黨旗為引領,矢志報國、前赴後繼,推動我國科技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形容愛國科學家的精神情懷與重要貢獻,這給了我們巨大激勵。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指示來理解“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我的認識是:對於黨的科技工作者來説,心中不但要有自然科學的知識與公理,更須有顛撲不破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一個科學家的理想追求,必須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之中去。唯有這樣,才能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才能為祖國和人民作出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遊客在江西井岡山參觀“勝利的號角”雕塑。1927年,中國共産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起點。本版照片均為新華社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創辦的。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科大,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在新時代矢志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指明瞭前進方向。

怎樣堅持黨的領導,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首先要在強化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方面下功夫。我們組織中心成員以多種方式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系列重要論述;組織優秀年輕人才參加井岡山骨幹培訓班,引導專家人才與黨同心同德。通過學習,許多優秀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黨員。

7月1日,中心譚世倞特任教授作為2021年新發展黨員代表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他激動地説:“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心裏翻騰著一個強烈的念頭:堅定理想信念,以科技報國為己任,永遠跟黨走!”

如何讓科技工作者敢於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我們把加強黨建工作和執著攻關創新結合起來,激勵廣大教職工敢為人先、矢志奮鬥。比如,大力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設立“微尺度紅專講臺”,組織師生員工深入學習中科大老一輩科學家尤其是11位“兩彈一星”元勳的先進事跡,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引導廣大教職工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全力科研攻堅的實際行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創成果。

我們還注重發揮黨員在科技創新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發揮教師黨支部書記在凝聚黨員、推動發展、服務師生、投身“雙一流”建設中的骨幹作用。中心研究與管理教工黨支部書記葉樹集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在他的帶領下,支部于2020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研究與管理教工黨支部宣傳委員胡偉教授與團隊中的8名黨員一起,歷時兩年開展多學科交叉協作聯合攻關,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首次實現千萬核心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如今,中心各支撐平臺的負責人都由黨員擔任,為高品質、高標準完成科研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追求真理的路沒有終點。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心懷“國之大者”,傳承紅色基因,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路上闊步前行。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志願服務之花,香沁寧夏川

講述人:“七一勳章”獲得者、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王蘭花熱心小組黨支部書記 王蘭花

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我頒授了勳章。7月1日,我又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聽到那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頓時熱淚盈眶。

我1995年11月入黨,退休前在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裕西社區居委會工作。2004年退休之後,感覺精神一下子沒了寄託。社區裏家家戶戶的難題讓我放心不下,老老少少的事情讓我牽腸挂肚。讓我沒想到的是,退休後,群眾打電話、找到府的次數比以前更多了。於是,一有時間,我就去社區轉一轉、看一看,居民見到我,總是親切地喊我“老主任”。

  王蘭花在社區工作站與居民通電話。

我是一名黨員,人退了,思想覺悟不能退。趁著自己身體還好,我想再為社區群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快,我找回了退休前的狀態,樓上樓下雞毛蒜皮、家家戶戶柴米油鹽,我都忍不住要説一説、勸一勸。沒想到,這一“管”,又是16個年頭。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大家的力量才是無窮的。退休第二年,我聯繫6名離退休幹部和愛心人士,成立了吳忠市首個社區志願者服務小組——王蘭花熱心小組。2012年,小組成立了黨支部,引導退休黨員參與進來,居民黨員跟了上來,在職黨員動了起來,帶動轄區群眾廣泛參與到志願服務中。

現在,蘭花熱心小組在冊志願者中有黨員186人,先後為居民解決各類困難7000多件,調解各類民事糾紛600多起,開展公益活動7000多場次。我們還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引進了7個社會組織和愛心企業,組建文明勸導、治安巡邏、矛盾糾紛調解等10支志願服務隊,從原來僅服務裕西社區變為面向全城,志願者也從最初的7人發展到如今的6.5萬多人。

今年,我已經71歲了。雖然每天都很勞累,但是能帶領團隊為居民美好生活盡份力,讓大家有説有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一切都值了。如今,看到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加入志願服務隊,我心裏真是欣慰。

《蘭花芬芳志願者之歌》中這樣唱道:“就讓這小小的花朵開滿枝頭,花香飄過的地方,情和愛悠悠。靠近我,溫暖你,這是我們的心願。”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做好傳幫帶工作,讓志願服務之花芬芳開滿城、香沁寧夏川。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把民藝之美、生活之美傳承好

講述人:全國優秀共産黨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潘魯生

我是一名民間文藝的研究者,近40年來一直行走在鄉村,踏踏實實踐行一名共産黨員服務人民的使命。鄉土藝術、百姓創作、人民群眾樸素樂觀的精神滋養了我,使我渴望把祖祖輩輩創造的民藝之美、生活之美傳承好發展好,讓我們的民間文藝維繫鄉愁、振興鄉村、融入教育、反哺生活。

2018年,我到內蒙古調研民間剪紙,走進鄉村老藝人的家。只見窯洞不大但井井有條,陽光照在炕桌上,格外鮮亮的不僅有剪紙花樣,還有一本黨章。平常老藝人剪紙時,她的老伴兒便讀報讀黨章,老人家説:“幾十年的老黨員了,認真學習、專心做事,日子過得踏實。”

我對那次調研的記憶格外深刻。我們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不僅在於內容的趣味和技巧的嫺熟,更深層的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境界。就像這兩位老藝人老黨員,他們有信仰、有追求,作品充滿了正能量。我們研究民間文藝,要懂得民間藝術為何美、何為美,唯有如此,才能扎紮實實從專業出發,做到忠誠事業、不負人民。

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民間文藝有自己的困境和難題。於是,我們持續開展田野調研,走訪民間藝人,整理口述檔案,留存影像資料,搶救整理民間手工技藝,並在1998年創辦了民藝博物館,留存實物的活態的文化檔案,向社會免費開放。同時,我們探索構建中國民間文藝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在大學建立文化遺産學和民藝學科,培養大學生的人文情懷和當代視野。這些年,我們調研全國農民畫之鄉,舉辦中國夢主題農民畫展覽;調研鄉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手藝扶貧公益服務;在中國文聯領導下,合作編輯出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成果《中國民間文藝學大系》《中國民間工藝整合》,弘揚民間文藝昂揚向上的力量。

把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開,把民間文藝的薪火傳承好,使新時代鄉風文明創建有特色有生命力,這是我們的專業使命。一路走來,我深深感恩黨的培養,感恩鄉土的陶冶,感恩人民的教誨,唯有更加勤勉工作,服務民間文藝發展,方能不負黨和人民。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斯敏、趙秋麗、馮帆、王建宏、張文攀、常河、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