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香港史專家劉蜀永:串起散佚在香江角落的抗戰史跡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1-07-05 12:02:51 作者:索有為 責任編輯:李金秋

中新社香港7月5日電 題:香港史專家劉蜀永:串起散佚在香江角落的抗戰史跡

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

撥開低垂的樹枝,穿過茂密的草叢,滿頭白髮的知名香港史專家劉蜀永日前冒著酷暑來到位於香港元朗凹頭的潘屋,看著荒涼的庭院和房頂的斷瓦,他不無遺憾地説:“這樣的歷史建築在香港本來就不多,如此荒廢太可惜了。”

潘屋又名“蔭華廬”,為商人潘君勉在上世紀30年代所建。劉蜀永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共領導人葉劍英曾于1938年11月來香港養病,其間到蔭華廬作客。潘君勉正是受到葉劍英的啟發,其後聯同香港商界捐獻鉅款支援抗戰,更將兩名侄子送到八路軍參加抗日。

“中共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等,早年都曾到過香港,我認為,這段經歷對他們後來主持或參與制訂中國共産黨對香港政策有相當的影響。”劉蜀永説:“葉劍英在潘屋的活動,也是香港民眾抗日救亡的組成部分。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考慮將潘屋改建成元朗抗戰歷史紀念館。”

劉蜀永出生的1941年,正是日軍開始侵佔香港的那一年,他在1982年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工作,長期研究香港史。他在工作中發現,香港從英佔時期到回歸以來從未有過正規的地方誌。2001年,退休後的劉蜀永用更多精力推動編修香港地方誌。在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和劉智鵬教授邀請下,劉蜀永于2005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到嶺南大學駐校研究香港史,協助推動地方誌編修,並於2019年出任香港地方誌中心事務顧問。在多方支援下,由他擔任主編之一的《香港志》首冊于2020年底出版。

“修香港志,中國共産黨在香港的歷史尤其是香港抗戰以來的歷史,是不可回避、必須正視的。”劉蜀永説。近幾年來,他搜尋大量的歷史文件,訪問重要事件當事人,進行田野調查,試圖串起散佚在香江角落的抗戰史跡。

2021年5月,香港首條抗戰遺址文物徑——沙頭角抗戰文物徑計劃在香港嶺南大學的網頁上刊發。劉蜀永告訴記者,從2017年以來,他和劉智鵬教授等同仁,與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新界鄉議局等愛國團體和機構共同研究和實地尋訪,初步擬定了沙頭角、西貢和大嶼山三條抗戰文物徑,文物徑串連了許多與抗戰相關的歷史遺址。

“日軍進攻香港後,英軍抵抗18天就投降了,香港抗戰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國共産黨身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港九大隊),是在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自始至終堅持抗戰的武裝力量。”劉蜀永稱,作為港九大隊前身的數支武工隊營救過800多位文化名人及其家屬,港九大隊以遊擊戰方式牽制和打擊日軍,取得許多戰果,還營救過盟軍飛行員,為盟軍提供過許多有戰略價值的情報,“港九大隊其實還不到1000人,就有115人為保衛香港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地方誌具有“存史、資政、育人”的功能。對劉蜀永來説,編修香港地方誌,是不容放棄的“正確的事”。“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就,但近年來香港也發生了一些社會動亂,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回歸以後歷史教育、國民教育缺失。近年來學界的一些朋友和一些愛國團體都意識到這個問題,認為要善用香港本地的歷史資源來開展國民教育和歷史教育。”劉蜀永説。

修好香港地方誌、還原再現香港抗戰史,劉蜀永依然在路上。他説:“希望香港市民從認知香港抗戰史入手,學習前輩們為了國家和民族而英勇獻身的愛國精神;也希望香港市民進一步認知中國共産黨,了解中國共産黨對保衛香港所起到的正面的、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