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伴隨慶祝大會結尾的歡呼聲,10萬個五彩斑斕的氣球騰空而起,形成一道壯觀的色彩幕墻。看著天空架起這道彩虹,很多人興奮之餘也在好奇,這麼多氣球從哪來?飛到哪去?它們又是如何同時升空的呢?

●放飛氣球如何形成球幕效果?

460人團隊同時放飛10萬個氣球

今年4月份,曹健接到此次氣球放飛的任務。他透露,一開始,他們計劃給氣球放飛設計一些造型,但很快發現,氣球的造型會因為風向和當時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反覆研究之後,大家一致認定,還是追求形成球幕的效果比較可行。

即便不追求特殊造型,指揮460人的團隊同時放飛10萬個氣球也有不小的難度,廣場活動部氣球放飛負責人孔憲菲介紹,氣球放飛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符合要求的球皮。

最終被選用的氣球採用了純天然乳膠製作,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會自己爆炸,落入土中一週後就會100%降解,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選好了氣球,就要研究用什麼氣體,孔憲菲告訴記者,氦氣是目前最可靠的選擇。它分子小、易升空,而且是惰性氣體,無色無味不可燃,達到了既安全又環保的要求。

●氣球如何以最飽滿狀態升空?

每分鐘打6個氣球、氣球直徑25釐米左右

曹健表示,為了讓氣球以最飽滿的狀態完成升空,志願者們要卡在臨近入場時完成打氣的工作。在保證充氣速度的同時還要求尺寸一致,除了每分鐘打6個氣球的速度要求,氣球的直徑要在25釐米左右。氣球越飛越高,飛到高處視覺上變化並不明顯,為什麼還要嚴格控制氣球的大小呢?曹健解釋説,氣球大小會影響升空速度,只有大小相同,才更有利於形成氣球球幕的效果。把氣球充到直徑25釐米,既不容易爆炸、也不至於在放飛的時候縮得太小,放飛效果最好。

●如何做到團隊配合整齊劃一?

通過信號員旗語做出相應動作

10萬隻氣球分佈在100個球籠,曹健表示,團隊整齊劃一的配合是整個氣球放飛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100個球籠依次排開,橫跨整個廣場,志願者們只能通過信號員的旗語做出相應的動作。第一排先放,相隔幾秒鐘,第二排再接上,基本就能形成球幕效果。旗語一起一落之間,大家要迅速、準確地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是要長時間訓練磨合才能達到的。

打氣、裝進球籠這些看似簡單的重復性工作也不能有半點馬虎。孫識政是來自北京警察學院的志願者,他需要與同伴配合,一個充氣,一個打結。為了嚴格保證氣球大小、充氣速度,一個動作他們每天需要練習幾百次。

■ 焦點

10萬羽和平鴿飛去哪兒了?

和平鴿放飛是歷次大型慶典活動進入尾聲的傳統環節。今年,天安門廣場放飛了10萬羽和平鴿,數量是歷年之最。這麼多和平鴿從哪兒來?又飛往何處?

10萬羽和平鴿從何而來?

葛先生家住北京市豐台區新村街道,距離天安門廣場約20公里,開車大概40分鐘。而他養的和平鴿從祖國的心臟飛向天空,再飛到自己的小窩,僅需要十幾分鐘。葛先生笑稱,這些鴿子可能是參與活動最早回到家的一批特殊的表演者。

1982年,北京市信鴿協會成立。1985年,葛先生成為了其中一員。他的會員證,已經更換了好幾本,每一本都蓋滿了參與各種活動的紀念章。這些年來,每逢北京有需要放飛和平鴿的大型活動,都是由北京市信鴿協會的會員們無償提供。

一個多月以前,葛老和他的“鴿友”們接到了“新任務”——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活動提供“家養信鴿”。葛老告訴總臺央廣記者,活動當天放飛的和平鴿來自北京市16個區的3000多戶鴿友。葛先生説,一開始協會還擔心很難湊齊10萬羽,可是工作人員入戶調查後發現,會員們願意提供的羽數遠遠超出了預定的計劃。

回家途中如何不迷路?

通常所説的“和平鴿”,品種其實是信鴿。它們本就“自帶導航”,具備極強的歸巢能力。不過,北京市信鴿協會秘書長孫鵬告訴總臺央廣記者,即便是信鴿有天賦,想要不迷路仍舊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

孫鵬介紹,鴿子平常的訓練主要有兩種,一種叫“家飛”,另一種叫“訓放”。所謂“家飛”,就是在會員的家裏把信鴿放出去,鴿子會在家的上空附近盤旋、飛翔,不久後便飛回家裏。而“訓放”,是將鴿子送往離家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讓它們飛回家,距離由近及遠,從10公里開始嘗試,逐步增加到400公里甚至更遠。

不僅每一隻參與活動的信鴿都是鴿友們的寶貝,而且每一輛放飛車也都經過精心改裝。孫鵬説:“放飛籠的結構比較特殊,一共是9層,並且全部9層的放飛門是通過一個聯動的杠桿串聯起來,只需一個拉手,就能一下打開全部9層的籠門。”

和平鴿由誰放飛?

以往放飛工作都是交由專業的、有經驗的放飛員來執行,而此次放飛活動則是由北京警察學院的學生來執行。孫鵬透露,之所以選擇學生來進行放飛,主要是因為年輕人參與慶典活動的意願十分強烈,熱情高漲。

從5月中旬起,信鴿協會對警察學院的學員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專業培訓。雖然學員們缺乏經驗,但是學習能力強,很快便掌握了要領。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學員們對於放飛的技術要領、鴿子的習性以及應急的處置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7月1日上午,在旗手的統一指令下,64名放飛員熟練地打開鴿籠,10萬羽和平鴿騰空飛起,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短暫盤旋,然後,瀟灑地朝著東西南北四散,每一位參與者也都沉浸在屬於自己的特殊情緒之中。

孫鵬告訴總臺央廣記者,從開始徵集鴿子,到確定集合點,再到制定路線、方案、準備應急預案,等等,離不開北京市體育局、交管部門等多部門的緊密協作。他説,前面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把困難都考慮到了,真正到放飛的時候,反而倒很平靜。

6月30日,包括葛先生在內的鴿友們和他們的愛鴿短暫分離,7月1日,10萬羽和平鴿,陸陸續續飛回了自己的小窩。

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人們關於這個特殊日子的記憶裏,會有幾秒鐘屬於藍天、白雲、和平鴿,而葛先生們的記憶裏,也會有那麼一塊,永遠屬於這一天。

■ 人物

北京鴿友:鴿子代表我們去到天安門

伴著《歌唱祖國》的激昂軍樂,10萬羽和平鴿騰空飛起,放飛的10萬羽鴿子中,就有李凡精心挑選的30羽。“我們雖然去不了天安門廣場,但我們的鴿子去了,也能代表我們!”李凡説。

“毫不擔心”的等待

昨日9點32分,天安門開籠放飛和平鴿。李凡快步走到露臺,等待自己的鴿子回巢。他戴上一頂小黃帽,穿上喂鴿子時的“工作服”,方便鴿子在空中認出主人。

位於豐台區的家離“中軸線”很近,他預計,鴿子到家只需幾分鐘。對信鴿能否按時回家,李凡絲毫沒有擔憂。“平時訓放都已經很成熟了,養鴿子的人,對每只鴿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都瞭如指掌,飛行的水準也都應該有數。”

不出五分鐘,第一羽鴿子就進入了他的視線。信鴿的翅膀像是“戰機的機翼”,和觀賞鴿、野鴿的架勢不同,十分醒目。李凡按照特定的頻率吹起口哨,催鴿子們回家。一羽鴿子僅盤旋一圈,就直衝鴿舍而來。

“精英選手”上陣

此次放飛的信鴿共有10萬羽,鴿友們交鴿的熱情異常高漲。東城區的李先生在老宅院裏養了100多羽鴿子,此次活動本打算送50羽,被朋友反覆勸説“給別人點機會”,才改成了30羽。豐台區的大偉有20多年的養鴿經歷,家裏的信鴿曾參加過新中國成立60週年、70週年慶典,活動經歷十分豐富,“能為黨和國家貢獻自己微薄之力,從心裏感到無比自豪。”大偉説。

身為豐台區信鴿協會會員,李凡交上的30羽鴿子是從70羽鴿子中選拔出的“精英”。李凡介紹,鴿子的健康狀況非常關鍵,一羽鴿子“犯病”,可能會導致大範圍串病,集體“趴窩”沒法放飛,對活動造成很大影響。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實習生 許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