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文章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發佈時間:2021-07-01 19:08:40 作者:向清凱 等 責任編輯:吳疆

  2020年12月30日,佤族群眾載歌載舞慶祝臨滄火車站通車。賈翔攝

“黨的政策真是好,改革開放真是好……”每晚高朋滿座時,劉應祥都會挎起鼓,打(唱)一曲自己作詞的《共産黨給了我們好日子》。

劉應祥是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沙河鄉佤族群眾,2018年開了一家農家樂,現在每月毛收入七八萬。

從小時候人畜共居的茅草屋,到現在住上200多平方米的樓房,46歲的劉應祥動情地説,“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小康生活。我要把這首歌,唱給所有來佤鄉的朋友聽”。

“佈局脫貧攻堅戰場,小康道路彰顯輝煌……”

“千年百年都在期盼,今天日子過得像夢一樣……”

“拉祜人民齊歡唱,幸福不忘共産黨,跟黨走……”

和劉應祥一樣,在“世界佤鄉”臨滄,能歌善舞的各族群眾,用歌聲傳唱祖國邊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心”謳歌黨的興邊富民政策,唱響了一曲曲“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兒女心向黨”的新時代壯美讚歌。

《阿佤人民唱新歌》

臨滄,因濱臨瀾滄江而得名。2.4萬平方公里大地上,北回歸線穿境而過,瀾滄江流入太平洋,怒江注入印度洋,“太陽在這裡轉身”,“兩洋在這裡分水”。

然而,千百年來,山高水阻、交通閉塞,臨滄“養在深閨人未識”,經濟發展長期滯後。

“阿佤山養活了我們,但出山難進山也難,阻礙了我們邁向幸福生活的步伐。”81歲的佤族退休幹部田學明説。

佤族是我國的直過民族,佤族同胞過去在深山裏過著刀耕火種、食不果腹、刻木記事的原始生活,吃不飽穿不暖,住茅草屋、杈杈房,遭遇災禍、疾病全靠祈禱和祭祀……

“是共産黨、解放軍和民族工作隊,給阿佤山帶來了光明。”田學明説,毛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臨滄的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昂族、景頗族、傈僳族族等6個少數民族,陸續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上世紀60年代,一首反映佤族人民在共産黨領導下獲得新生、當家做主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火遍大江南北,也讓雲南的佤山佤寨聞名中外。

千年貧窮,旦夕雖不能變,但這首洋溢著自信和豪邁的佤族民歌,激勵著一代代邊疆兒女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不管困難有多大,只要唱起‘跟著毛主席哎跟著共産黨,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我們就感到渾身有用不完的勁兒。”52歲的拉祜族教師王貴斌説,這首歌裏蘊含著力量和希望。

王貴斌回憶,小時候從來沒有穿過鞋,有一次他盯著工作隊同志穿的襪子疑惑不解,“為什麼他們腳上要裹一塊布”。

姐姐告訴他,“這是襪子。要想穿襪子,就得好好讀書。”

為了穿上襪子,王貴斌赤著腳讀完了小學,赤著腳讀完了初中,成了拉祜寨裏的第一位中師畢業生,又成為第一位大學生。

《百年夢想》

“佤山的山不高,坐上動車全都摸得著”“百年鐵路夢,今天實現了”……第一次聽到《百年夢想》的旋律,田學明心潮澎湃。

田學明忘不了,1958年8月,他和6位佤族高小畢業生被保送到北京上學的情景:從滄源佤族自治縣步行,經臨滄坐貨車到昆明,再坐小火車到開遠,然後坐客車到廣西南寧,最後從南寧坐火車到了北京,整整用了23天。“進出臨滄的路太難了。那時候我就想,如果火車能開到阿佤山,那該多好啊!”

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修建滇緬鐵路的構想,把臨滄規劃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然而,沒有強大的國力,沒有強大的國防,這條1938年開工建設的鐵路,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全力推動和各族群眾的共同奮鬥下,臨滄交通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16年底,滄源佤山機場建成通航,臨滄成為雲南省通航兩個機場的4個州市之一;2017年底,機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臨滄實現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20年底,大理至臨滄鐵路通車運營,臨滄跨入動車時代,臨滄到昆明只需3個多小時……截至2020年底,臨滄公路通車里程1.98萬公里,比“十二五”增加3560公里。

天塹變通途,鋪就小康路。如今,阿佤山裏的兒女輕鬆邁出了佤山,阿佤山外的朋友也輕易“觸摸”到了佤寨。臨滄各族兒女嚮往的美好生活,按下了“快進鍵”。

比百年夢想實現更讓臨滄各族群眾歡欣鼓舞的是,千年貧困已成歷史。

從山裏嫁到鎮上時,拉祜族姑娘李照妹想著能吃飽飯就行。然而,年過半百後,丈夫患了腦梗,小女兒又在上學,李照妹度日維艱。

因為脫貧攻堅戰,李照妹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保險有了,90%的費用報銷讓李照妹“緩過氣來”;閨女上學,每年有幾千元的補助;最讓李照妹想不到的是,政府還出錢幫她修了房……“電視、冰箱、摩托都有了,這是我出嫁時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李照妹的幸福,正是臨滄各族群眾同步脫貧奔小康的縮影。截至2020年,臨滄9.4萬戶36.8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7萬少數民族貧困人口中,9萬直過民族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

“動車高速朝著一個目標,奔向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百年夢想》的歌聲,在佤山、在拉祜山寨、在傣族社區、在布朗族聚居地、在臨滄大地越唱越響亮。

千百年來困擾臨滄人民的絕對貧困,已成為塵封的歷史記憶。

《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兒女心向黨》

坐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賀派鄉芒抗社區廣場上,“傣歌王子”岩罕更懷抱吉他,深情地歌唱“人民幸福安康是因為有了你,你的光芒溫暖人心,拂去人民貧窮的愁容……”“黨的政策送來吉祥,凝聚人心磅薄力量……”

49歲的岩罕更有著傳奇般的經歷:父親早逝,他12歲就扶著扛不動的犁,獨自犁完家裏30多畝地。為了學習音樂,在那個勉強吃飽飯的年代,他偷偷賣了6袋家裏的糧食,換回了心儀已久的吉他。

從歌廳演唱起步,只上過17天夜校的岩罕更先後創作了200多首歌曲,這些歌曲成為了臨滄廣場舞的常用伴奏。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應邀到東南亞專場演出,唱片一度暢銷海內外。

從“草根”逆襲為傣歌明星,岩罕更説,他唱得最有感情的就是這首《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兒女心向黨》和《傣家兒女心向黨》,“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我不能把3個弟弟拉扯大;沒有黨的好政策,我們傣家兒女的生活哪能這樣好!像母親一樣,現在黨越來越多地成為我鍾愛的創作題材”。

與岩罕更一心成為職業歌手不同,拉祜族樂隊“葫蘆兄弟”組合創始人張文華是個多面手,只上到小學三年級的他,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廠,還有一支建築隊。2020年,服裝加工廠和建築隊的毛收入過了百萬。“富起來”的張文華,帶動20多位鄉親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小時候家裏窮,為了吃上肉和白米飯,我經常到工地上免費幹活。”張文華説,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家裏有了兩輛小汽車,還住上了小洋樓,“拉祜兒女從小都喜歡唱歌,我就想寫歌來感謝黨”。

2014年,在家鄉唱火了的“葫蘆兄弟”組合,應邀赴深圳演出。第一場,主辦方只讓唱一首歌,他們毫不猶疑選擇了《幸福不忘共産黨》。

“你從不説累,你從不説苦,你走遍拉祜山寨,給拉祜拔了窮根……” “如今拉祜變了樣,家家戶戶奔小康。拉祜人民齊歡唱,幸福不忘共産黨……”

一曲唱罷,滿堂喝彩。次日,主辦方特別給了他們一次專場演出機會,張文華一口氣演唱了《拉祜兒女心向黨》《拉佤布傣是一家》等7首歌曲,“黨是拉祜心中燃燒的火把,黨是拉祜的貼心人……”

就在那一次,從未走出過大山的“葫蘆兄弟”相約趕到海邊,用手摸一摸大海的溫度。“聽説過海水是鹹的,但我仍然忍不住嘗了一口,那種感覺叫‘見世面’。”

如今,正在忙著擴建廠房的張文華説,“我們今天的好日子,離不開共産黨。不管走到哪,我都要高歌共産黨”。

王貴斌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音樂人。

2016年,他回老家的拉祜寨支教,寨子裏明亮的樓房和孩子們明亮的眼睛,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邊疆的老師》《愛在那卡爬》《我們是未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旋律,讓王貴斌成了遠近聞名的音樂創作人。

“我們拉祜呀,我們拉祜喲,鮮花開向太陽,我們心向黨……”王貴斌説,“拉祜族家家戶戶有火塘,這是記憶裏最溫暖的港灣。但真正讓拉祜兒女心裏暖洋洋的,是共産黨帶來的‘光’和‘熱’。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我正在打磨新歌《日子好過感謝黨》。”

為美好生活放歌,為共産黨打歌。從怒江流域到瀾滄江兩岸,臨滄的每一個社區,邊疆的每一座村寨,各族群眾載歌載舞,用歌聲感謝黨的恩情,用歌聲表達“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

“臨滄始終在黨的光輝照耀下前進。”臨滄市委書記楊浩東説,全市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把自己作為“黨的光輝照邊疆”的使者和實踐者,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行各業、村村寨寨、千家萬戶,讓“黨的光輝”普照到邊疆各族人民的心田。

《向幸福出發》

種甘蔗的佤族群眾陳三木格,沒有嘗到甘蔗的“甜”,卻品到了甘蔗的“苦”。10多年前,他貸款種了一大片甘蔗,結果因為天災和不善管理,欠了10多萬的債。

“那時候還要管兩個娃兒上學,窮得連2元錢一雙的涼鞋都不敢買。”60歲的陳三木格説。

命運的改變,源自碧麗源的引進。碧麗源(雲南)茶業有限公司在陳三木格所在的滄源縣動董鎮芒擺村流轉了1.5萬畝荒地,種起了高山生態有機茶,倡導用生態保護生態,公司獲得了歐盟、美國、日本的有機茶認證和國際“雨林聯盟”認證。陳三木格熟悉的綠水青山,如今變成了金山銀山。

陳三木格和周邊近500戶群眾當起了茶農,“公司要求嚴格,不允許打農藥,不允許亂扔垃圾,但幹活輕鬆,一年只需要砍兩三次草,深耕一次土地,剩下的就是在樹蔭下採茶。”他承包了20畝茶園,每畝年收益3000多元。

“現在終於嘗到了生活的‘甜’。”陳三木格還清了欠債,兒子考上了鄰縣的事業單位,女兒在昆明讀研究生。他説,“這樣好的工作,我還要再幹20年。”

對美好生活滿懷期待,臨滄各族群眾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鉚足幹勁向幸福再出發:在臨翔區昔歸村,依託古樹茶打造的特色旅遊小鎮引來遊客紛紛打卡;在雙江縣允俸村,鄉村旅遊把打歌賣出了錢;在耿馬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一根甘蔗吃幹榨盡”走上了迴圈經濟道路;在滄源縣班洪村,“觀象第一村”生態旅遊和農産品深加工迅速讓群眾的荷包鼓了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東西協作和定點幫扶等機制助推下,臨滄發展進入“快車道”,邊疆地區村村寨寨美如畫,各族群眾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唱阿佤新歌,説家鄉變化,沿著高速公路哎,看畫裏人家……”滄源縣垠光商貿有限公司部門經理陳鍵強,最近喜歡上了《向幸福出發》。

從曲靖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後,佤族小夥陳鍵強到泰國教了兩年書。海外生活,拓寬了陳鍵強的視野,回到家鄉做起了進出口工作。

“這幾年臨滄的邊貿發展很快,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要更好發展,還得把‘一帶一路’抱得更緊。”35歲的陳鍵強説。

“從中國地圖看臨滄,臨滄在中國邊疆;從世界地圖看臨滄,臨滄在亞洲中央。”這是臨滄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吳金泉最喜歡説的話,“臨滄發展的‘瓶頸’是交通,臨滄發展的機遇在開放”。

“外貿産品從川渝地區經陸路到廣西欽州港,再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需要47天左右。但如果經昆明從臨滄清水河口岸到印度洋,只需20天。”吳金泉介紹,“十四五”期間,臨滄將以雲南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工程為牽引,全力推動中緬大通道建設,構建起“東西溝通兩洋、南北連接絲路”的新格局。

“‘一帶一路’牽手沿途國家,向幸福出發,向世界出發……”吳金泉説,《向幸福出發》中的歌詞,正在臨滄變為現實。(記者向清凱、黃書波、楊靜 參與采寫:趙淑萍、楊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