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歆迪(光明日報駐上海記者站記者)
上海是黨誕生的地方。今年1月,我在工作人員帶領下爬上屋頂,見證了中共一大會址的維修。如今,經過全面修繕的一大會址,與保留原有石庫門建築風格的新建展館隔街相望、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中共一大紀念館。
今年3月,我採訪了一生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物——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總經理尉文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尉文淵感慨,在籌備上交所時從未想過它在歷史上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更未曾預料中國資本市場大幕的拉開,會給中國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影響。
2019年9月,我親眼見證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2021年,臨港新片區更讓我成為常客,好消息周周有、新變化月月見,臨港新片區早已今非昔比。
開天闢地的大事、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震撼;精細如繡花針密密縫製的“人民城市”,帶來的則是初心不忘的觸動。
給老公房裝電梯,讓高層老人得以“走出來”;建立銜接機制,讓高空拋物等事件有人管、有法管;在公園裏設置流浪貓投喂點,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社會、法治、人文“熨帖”進生活深處的細節,都成了百姓身邊的“小確幸”。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百年前,風起雲湧,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志士會聚上海,成立了一個先進政黨。百年後,面對大變局,這個政黨初心不改,永葆先進。
作為一名90後青年、一名記者,我是時代的受益者、見證者、記錄者。將輝映時代的高光時刻記錄下來、收集起來,這是記者的本分,也是一種使命。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01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