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29日電 題:上海:人機協同、“一網統管”助基層減負
新華社記者周琳
近日,上海市楊浦區控江路街道“一鋪一檔”管理平臺顯示:黃興路上某一商鋪的傾角傳感監測設備監測到異常資訊,預警內容為店招店牌鬆動。網格員朱名收到相關資訊推送,隨即前往現場核實。原來,黃興路上新店主接手了一家小商鋪,正在進行重新裝修及店招更換,但店主尚未通過二維碼自主申報商戶變更資訊和裝修備案資訊。
上海市楊浦區控江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曉樂説,街道轄區是一個以居住為主的社區,除了兩條大馬路,都是小弄堂,匯聚了800多個小店,治理起來有較大難度。如今,在兩條馬路的小門店廣告牌上,城運中心裝上了傾角感測器,既能監測招牌傾斜角度防止墜落,又能根據感測器的情況判斷小店有沒有更換店主、及時更新業態資訊。
“以前需要一家家跑,現在店主二維碼自行申報、感測器實時監測和市場監管資訊及時比對,形成了‘三重核對’,大大減輕了網格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店主也很方便,防汛防臺、垃圾分類等政策諮詢服務可以通過輕應用統一推送給他們。”王曉樂説。
街道辦事處還將政務微信中有關沿街商戶管理執法的內容進行匯總和賦分。相關管理部門在日常巡查中,及時記錄商鋪管理、處罰痕跡,通過後臺的匯總分析,將每類問題扣分嚴重的商戶形成重點名單,重點關注、重點整治。
此前,控江路街道基層人員發現治理難題後,向上海市城運中心提出需求。上海市城運中心“一網統管”提供技術支援,于2021年初升級上線相關輕應用。
在成立半年多的“一網統管”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這樣的輕應用已有50多個,其中既有“防汛防臺”等共性“需求包”,又有上述“一鋪一檔”這樣的個性“工具箱”,通過人機協同,大大降低了基層人員的治理負擔。
“例如,針對一些老齡化社區,我們專門設計了獨居老人‘四件套’‘六件套’,用門磁、燃氣泄漏、煙感、紅外感應、睡眠品質等多類感測器,讓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實時關注到老人安全。”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運營方、中電科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波告訴記者,中心為城市生命體徵提供實時感知數據,並推動物聯數據與公共數據、社會數據的融合,第一批就有近百類超過510萬個可共用數據的物聯感知設備納入共用和計算,每日産生數據超過3400萬條,在市容管理、數字農業、水務管理等方面賦能城市運作管理。
有了這樣的城市“數字底座”,基層才有可能解決跨層級、跨部門的問題。過去,在控江路街道,停車一直是難解的大問題。如今,有了實時監測車位情況的輕應用,車主有停車需求,只需調用輕應用就能看到當前時段的停車位情況。“此前,僅靠街道的力量,是無法實現這麼多數據同時調用推薦的。”王曉樂説。
“一網統管”是上海首創的城市運作品牌,如今已向全國推廣。“人機協同”的減負並非是“拍腦袋想當然”,而是瞄準解決“同類事項多頭采集”“實時數據匯總難”“系統太多體驗差”“無效採集負擔重”等四大共性難題。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城運中心主任徐惠麗説:“為基層減負,要告別‘奶奶覺得我冷,所以才多穿衣’式的工作方法,‘一網統管’在使用黑科技時,會從基層需求出發,為社區工作者提供‘工具箱’,而數字體徵系統為城市全天候‘體檢’,為城市安全有序共同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