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中共百年共富探索:一諾既出,萬山無阻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之際,一則中央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中國決策層著眼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亦被觀察家視作中共百年“共富”探索中又一創造性舉措。
共同富裕自古便是中國人的一個基本理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早已有之。100年前,浙江嘉興南湖上一艘小小紅船駛過,蕩起的微微漣漪漸成滔滔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改變了中國。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一場隨之展開的不懈探索,讓這個千百年來懸于空中的理想有了棲身之所,得以落地生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中共更基於“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邏輯,以“一諾既出,萬山無阻”的姿態,直面歷史考驗。
這場百年“共富”探索,歷經幾代人奮鬥,見證了對初心的堅守。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動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到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先富帶動後富”,中共始終致力於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經過幾代人探索實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人平均GDP突破1萬美元,人民生活水準亦不斷提高。
進入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內涵進一步深化拓展,路徑也越來越清晰寬廣。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首次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百年間時移世易,中國執政黨以對初心的堅守,回應著民眾期待。
這場百年“共富”探索,攻克歷史性難題,見證了對使命的擔當。
消除貧困是共用發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脫貧攻堅工作被中共視作歷史使命,並在治國理政中佔據突出位置。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經濟社會每發展前進一步,扶貧標準就提高一次,扶貧工作就推進一步,保持了經濟發展與減貧的同步推進。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地解決,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縱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幾億人脫貧。基於眾多原創性、獨特性的舉措,中共帶領人民組織起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趕走了千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貧窮夢魘,也為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展示了更多可能。沒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拿不出擔當作為的魄力,這些成就絕難想像。
這場百年“共富”探索,還將繼續走下去,直到見證理想照進現實。
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需要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眼下,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實現這一理想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民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在下一個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一項項關乎中國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標已被錨定。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將印下更多堅實腳印。
回望來路,人們發現:無論順境逆境,中共始終堅定人民立場,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當初心不因時空變換而改變,當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眺望前方,人們相信:百年探索不會停步,理想終將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