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厚植紅色情懷
一物勝千言,睹物思歷史。
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凝結著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展示著革命鬥爭的感人事跡,傳承著催人奮進的紅色基因。
在四川邛崍,泛黃的蘇維埃布幣把人們帶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崢嶸歲月,它凝聚著紅軍的堅韌、無私和無畏,更見證著人民軍隊與群眾的魚水一家親和血肉緊相連。
在貴州的四渡赤水紀念館,三扇多處修補的普通門板訴説著一段不普通的紅色歷史。它們是軍民魚水情的最佳詮釋,更是革命老區群眾愛黨擁軍傳承紅色基因的體現。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廳,一對長征中使用過的洗眼杯和量杯,講述著“紅色華佗”傅連暲在炮火連天中救死扶傷的感人故事,醫療器具是他的強大武器,傅連暲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奉獻一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革命文物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見證者,所蘊含的紅色精神是激發紅色情懷的營養劑。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實物,革命文物讓我們的精神受到洗禮。100年風雨兼程,100年砥礪前行,從一葉小舟到中國巨輪,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破浪前行。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無畏拼搏的奮鬥精神,厚植出中華民族的紅色情懷。
紅色情懷蘊含著共産黨人的精神密碼,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烈,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我們不僅要瞻仰革命文物,接受紅色洗禮,更要讓革命文物“活”在心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前進的不竭動力,繼續砥礪前行、揚帆遠航。
趙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