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節,福建省泰寧縣的大田鄉村,黛瓦白墻,荷紅柳綠,溪水潺潺,山水林田間掩映著一處處紅色文化遺存,呈現出一幅“紅”“綠”交融的美麗鄉村畫卷。
6月23日,“在這裡讀懂初心使命——網路媒體革命老區行”網路主題宣傳活動(福建站)採訪團來到三明市泰寧縣,先後走進大田鄉、紅軍街、東方軍司令部等地,重溫當年紅軍三進三齣泰寧的紅色歷史,見證老區發展變遷。
泰寧是最早的中央21個蘇區縣之一,紅色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有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總部(朱德、周恩來舊居)、紅軍街、東方軍司令部、紅軍醫院、蘇區銀行、紅色廣場、四大戰役(大洋嶂阻擊戰、新橋反擊戰、縣城保衛戰、建泰沿線阻擊戰)等眾多革命遺址遺跡,有充滿傳奇色彩的革命鬥爭故事和歷史人物事跡,是國內少有擁有類型眾多、自成體系、保存完好、具有一定規模的革命歷史遺存。2004年,泰寧縣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近年來,泰寧縣把紅色旅遊資源作為保護和開發的點,並借助世界地質公園品牌效應,在旅遊品牌、旅遊線路、産品推介、旅遊網站等方面予以紅色旅遊重點推介,唱響紅色旅遊品牌。
泰寧縣城嶺上街,有一條明清風格的古巷,當地人稱為“紅軍街”。1933年8月中旬,朱德、周恩來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指揮部從江西東移,經建寧抵達泰寧,入駐嶺上街12號陳家大院,在這裡,運籌帷幄,指揮東方軍入閩作戰和江西撫河以東地域紅軍作戰。作為泰寧縣紅色旅遊的代表景點,“紅軍街”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遊人,那滿墻鐫刻的紅色記憶,展示著革命精神的薪火相傳。
在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同時,泰寧縣還積極加強紅色文化建設,深度挖掘革命前輩的廉政思想,提煉廉政精神,昇華紅色廉政文化精髓,把廉政文化、孝德文化建設與紅色旅遊結合起來。眼下,泰寧紅色旅遊景區已成為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熱點基地。
紅色文化凝聚民心,激揚鬥志,對革命精神最好的傳承和弘揚是發展産業,讓老區實現高品質發展。
大田鄉生態環境優越,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鄉黨委書記呂孫平介紹,近年來,全鄉立足資源優勢,做好“紅色+”“綠色+”兩篇文章。在文旅産業上,圍繞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優勢,引進杭州途麓旅遊、金泰陽研學實踐教育營地有限公司,推動紅色研學旅遊和鄉村休閒旅遊,目前已累計接待遊客達5萬餘人次。在農業産業上,鞏固發展煙葉、制種、水稻、筍竹等傳統産業,加快推進筍製品、洋芋粉絲等“一鄉一品”特色農業産業化。
“有産業才能真正脫貧致富”,大田鄉筍竹産業協會會長江愛年告訴記者,全鄉從事筍竹製品加工的有160余戶470余人,為了解決傳統筍製品加工模式週期長、易變質的難題,鄉黨委、政府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實施集中烤筍中心及交易市場建設,目前已有25戶曬筍散戶入駐。
“政府帶動、企業引領、農戶參與”的産業體系,以及“規模化種植、訂單式收購、組織化生産”的經營模式,正有效帶動這片紅色老區的農業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