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甘肅武威移民村變遷:“一方人”用好“一方水土”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1-06-24 08:48:21 作者:崔琳 責任編輯:李金秋

中新網蘭州6月23日電 (記者 崔琳)“‘一張白紙重新畫’易地搬遷,就等於是讓老百姓從頭開始發展。”今年59歲的胡中山,現任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産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在22日下午甘肅省委舉行的“風華百年路奮進新隴原”——甘肅省慶祝建黨100週年武威專場新聞發佈會上,他分享了當地如何走出一條山區群眾易地搬遷致富和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扶貧開發經驗。

胡中山講述,昔日他們一直生活在古浪縣原井泉鄉夾山嶺村,那裏山大溝深、靠天吃飯,群眾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就地脫貧難問題十分突出,生態環境也很脆弱,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看到一方土地難養一方人的場景,痛在心裏。

1996年,胡中山狠下決心賣掉全部家當,號召全村集資,帶領農戶來到沙漠邊緣的黃花灘開荒。他回憶稱,起初開始搬遷的時候,一方面部分群眾故土難離不願搬,另一方面,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家庭條件差,信心不足,看不到前景,都害怕搬下去發展不起來,日子過不好。為了動員鼓勵群眾搬遷,他向最困難的9戶群眾每戶寫了1萬元保證金欠條,承諾如果搬下去發展不起來,就砸鍋賣鐵也把錢還給他們。

可是,不久之後,山區搬下來的老百姓還是很窮,部分人看不到效益,就又跑回山裏種“土莊稼”。所幸的是,黨和政府提出要讓群眾“搬得下,穩得住,能致富”,胡中山帶著村民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跨鄉鎮成立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産業專業合作社,建立牛羊交易市場和恒溫庫,積極推行“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組織動員搬遷群眾抱團發展、入社分紅,推動規模化種植、規模化養殖,拓寬市場,降低風險,提供更好的保障。民眾分了紅、農産品賣上了好價錢,也就堅定了發展信心,不再“兩頭跑”了,徹底走出了大山。

圖為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六道溝生産基地裏,戈壁蔬果進入盛果期。(資料圖) 崔琳 攝

圖為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六道溝生産基地裏,戈壁蔬果進入盛果期。(資料圖) 崔琳 攝

目前,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産業專業合作社已涵蓋種植、養殖等不同領域的分社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2個,帶動移民區群眾建成養殖暖棚7300座、羊存欄220萬隻,發展特色林果3400畝,建成日光溫室8568座,六道溝萬畝日光溫室示範基地也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在南部山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打造了長50公里、寬20公里的生態修復區,走出了一條山區群眾易地搬遷致富和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扶貧開發新路子,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新時代的武威堅持精準扶貧方略,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當天的會上,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介紹説,該市充分發揮“高原冷涼”“綠洲水土”“沙漠光熱”優勢,著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産業帶”,大力發展“8+N”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産業(“8”,即牛、羊、豬、禽、果、菜、菌、草8個主導産業;“N”,即中藥材、馬鈴薯、藜麥、茴香、岔口驛馬等區域優勢特色産業),培育起了群眾家門口的增收致富産業。統計數據顯示,八大主導産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了67.7%。

柳鵬披露,在時下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際,武威市將分類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建設農村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設施,一體推進農房建設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