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百坭村,山坳間的橘林已挂滿青果,在陽光照耀下等待著新一季的豐收。靠近公路的百布屯,一棟新建的村部辦公樓已投入使用,辦公樓一側是黃文秀先進事跡陳列館,另一側是一所正在建設的幼兒園。

在村裏辦一所幼兒園,曾是壯族姑娘黃文秀未竟的心願之一。黃文秀生前係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淩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黃文秀生前的工作照。新華社發

百坭村地處桂西大石山區,11個自然屯位置分散,好幾個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這個偏僻的山村曾深度貧困。2018年3月,黃文秀響應組織號召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全村472戶尚有103戶沒有脫貧,5個屯“出行難”問題突出。

“扶貧之路只有前進沒有退路,只要確定了就義無反顧。”駐村伊始,黃文秀便立下“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為全面掌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現狀,她白天挨家挨戶走訪,晚上與“村兩委”研究脫貧對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

“文秀書記特別熱情,經常和我們一起聊家常、做農活”“家裏老人身體不好,她主動帶著老人去看病”“她就像親人一樣,遇到困難,總是想方設法幫我們解決”……黃文秀在村裏奔波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村民們的腦海裏。駐村兩個月,黃文秀便走完了全村所有貧困戶,並在扶貧日記裏繪製了“民情地圖”,清楚地標明貧困戶們的家庭住址等資訊。

“文秀書記工作特別認真,充滿幹勁,她曾給村裏扶貧工作群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百坭村鄉村振興地表超強戰隊。”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回憶,2018年8月的一天,黃文秀帶隊下屯入戶,當天一直忙到晚上。“回來路上,遇到暴雨,道路塌方,文秀書記和我們一起鑽樹林、爬泥坡、蹚大水,直到淩晨才回到村部。”

山路彎彎,步履不停。駐村期間,為提高工作效率,黃文秀將在鄉鎮挂職時貸款買的私家車開到村裏當工作車用。2019年3月26日,黃文秀駐村滿一年,汽車行駛里程約2.5萬公里,當天她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駐村一年多,黃文秀帶領百坭村88戶共418人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並推動完善了通屯路、蓄水池、路燈等基礎設施。而此前村裏很少有人知道,黃文秀同樣來自貧困家庭。她靠著國家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研究生畢業後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在百坭村,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黃文秀最牽掛的一件事。

百坭村村民黃仕京家曾因學致貧,兩個孩子讀大學,黃文秀幫他的孩子申請了“雨露計劃”。黃仕京曾問過黃文秀來山村工作的原因,黃文秀説:“百色是脫貧的主戰場,我有什麼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産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

“今年兒子畢業了,文秀書記的幫助改變了我們家,但她卻沒能看到這一刻。”黃仕京回憶起黃文秀難掩感傷。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利用週末回田陽老家看望病重手術不久的父親後,心繫村裏工作的她連夜開車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暴發,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裏很快樂。”

“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用桂柳話交流了。”

“貧困戶住房和飲用水問題都達標了,十分開心。”

…………

黃文秀扶貧日記裏記錄下的點點滴滴,成了無數人飽含熱淚的回憶。黃文秀犧牲後,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最美奮鬥者”“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第七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今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黃文秀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黃文秀的父親黃忠傑替愛女戴上了大紅花,在會場紅了眼眶。

“女兒回鄉後一心撲在工作上,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了貢獻,我為她驕傲!”黃忠傑説。

(新華社南寧6月17日電 記者徐海濤)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18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