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在廣西南寧市園湖路小學,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基地的一本畢業紀念冊複印件中,黃大年題寫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躍然紙上,也深深地刻在母校師生的心裏。

  黃大年像 新華社發

黃大年,195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後隨父母下放到偏僻山村。高考頭一天,他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才走到20公里外的考場。197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就讀于應用地球物理系,完成本碩學業的他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他的同學毛翔南至今仍珍存著1982年黃大年寫在本上的贈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1992年黃大年獲得“中英友好獎學金項目”的全額資助,赴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成為當時30個公派出國留學生中的一員。出國前,黃大年堅定地對同學説:“我一定會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來!”1996年,黃大年獲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

黃大年曾在英國康橋一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進行地球物理探測領域的深入研究。他帶領團隊實現了在海洋和陸地複雜環境下通過快速移動方式實施對地穿透式精確探測的技術突破。

在海外的十多年間,他學醫的妻子成立了自己的診所,女兒也學業有成,一家人生活安逸。但黃大年從未忘記自己對祖國的承諾,他總是惦念著母校,經常回訪交流,以拓展師生們的國際視野。

隨著國家啟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即“千人計劃”,在重點領域引進高端人才,重點支援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的科學家和領軍人才歸國創新創業。

黃大年得知消息後,毅然説服家人,辭去職務。2009年底,黃大年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擔任母校吉林大學全職教授,並被選為有關地球探測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這個項目以吉林大學為中心,組織全國400多位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秀科技人員,開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技術”和“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兩個重大項目攻關研究。

2016年,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驗收會上,他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6年的刻苦攻關,取得的成果入選國家科技創新成就展,與屠呦呦等多位著名科學家的成果並列上榜。

回想一路艱辛,黃大年曾淡然地説:“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驕人成果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回國7年,他像陀螺一樣不知疲倦地旋轉,常常忘了睡覺、忘了吃飯。2016年11月29日淩晨,黃大年又暈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長春,單位強制安排他做了檢查,可還沒出結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長春還沒喘口氣兒,黃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膽管癌,住院治療。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春去世,年僅58歲。

黃大年的助手于平發文悼念:已習慣了每次走過文化廣場,都抬頭望向地質宮五樓那個窗口,通常燈一直會亮到晚上10點以後,甚至更晚。可是從現在起,我再也看不到燈光,因為那個點亮它的人累了,想休息了,而且一狠心給自己放了一個沒有期限的長假……

師生們也紛紛發悼文:為了實現偉大強國夢,這個海外赤子滿懷激情回來,即使前路艱辛,他也從來沒有放棄對國家的忠誠、對事業的追求……

“黃老師總是把國家的事業、民族的事業放在前面。作為黃老師的學生,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種愛國情懷和科研精神傳遞下去。”黃大年的學生周文月説。

在母校南寧市園湖路小學,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基地內,57件實物和137幅圖片生動展現了黃大年的成長歷程、生前用品、科研成果等內容。基地成立3年多來,接待了來自400多個單位的2萬多人次前來參觀。

2017年5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知識分子”黃大年的先進事跡,追授黃大年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7年11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追授黃大年同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新華社長春6月16日電 記者周立權、黃浩銘)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