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簡介

高山鋪戰役是1947年10月解放戰爭中,我劉鄧大軍主力於湖北漕河鎮以東地區對國民黨軍的機動伏擊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抓住國民黨軍整編第40師及第52師的第82旅孤軍冒進的有利戰機,布設袋形陣地,在運動中將其誘入設伏圈,截斷退路,一舉圍殲。此次戰役,我軍共殲滅國民黨軍1.2萬餘人,繳獲火炮機槍等大批軍用物資。高山鋪戰役是人民解放軍進入大別山後進行的一場關鍵性戰役。高山鋪大捷,鼓舞了廣大群眾的鬥志,沉重地打擊了蔣介石集團,成為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先導。

講評析理

分析研判,抓住戰機。1947年8月27日,劉鄧大軍從晉冀魯豫戰場渡過黃河進入大別山,國民黨軍于9月上旬以23個旅的兵力跟進,企圖將劉鄧大軍逐出大別山地區。我軍在仔細分析敵情後,認為此時國民黨軍主力集結于大別山北麓,而山南兵力薄弱,如果殲滅山南地區敵人,可以爭得一段穩定的時間,保障鄂東北地方工作的開展。因此,劉鄧首長決定先調動疲憊敵人,而後在其運動途中,選擇高山鋪地區有利地形,以預期伏擊的手段,殲滅該敵于運動之中。敵雖裝備精良,但可憑藉有利地形,出敵不意,以巧制敵。

未來戰爭中,戰場節奏加快,不僅準確分析敵情難度增大,而且戰機稍縱即逝,這就要求指揮員應了解掌握敵情,作出正確的判斷與預測,站在戰役的全局對戰場態勢綜合研判,尤其是要善於在動態中抓住戰機,在動態中審時度勢,利用各種途徑創造戰機。

示之以弱,誘敵深入。我軍經過週密部署以後,劉伯承命令擔任運動防禦和誘敵深入的中原獨立旅一部,化裝成遊擊隊,在大路鋪與敵接觸。中原獨立旅第4團9連和旅偵察連化裝成地方遊擊隊,穿著雜色服裝,手持舊式武器,在七里橋西南方一帶的丘陵地區,開始跟敵第82旅先頭部隊接觸。在運動防禦中,我軍故意示弱,打打退退,膠著不離,欺騙迷惑敵人。敵軍誤以為前方為小股騷擾的遊擊隊,因此跟進的速度非常迅速,連行軍隊形都沒有變換,就跟著誘敵小分隊,一路狂追,鑽進我設伏的“口袋”之中。而此時,我軍已牢牢控制了洪武垴和界嶺,這兩個制高點好比一把巨大的鐵鉗緊緊卡住浠水和廣濟的公路咽喉。我6縱先頭部隊也于10月26日黃昏前佔領了馬騎山、李家寨山,堵住了國民黨軍的退路,為扎住“口袋”做好充分準備。

機動中設伏,是部隊在機動過程中,根據當前戰況,適時引誘敵軍深入預設陣地,進行圍殲的作戰行動。未來的伏擊作戰,隨著戰場偵察技術的提高,難度顯著增大。需要深諳敵軍情況,著眼大局,主動示弱與被動示弱相結合,隱真示假,有目的、有計劃地製造種種假像,以造成對方錯覺,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判斷。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利用資訊技術給對方製造“戰爭阻力”,綜合運用電子偽裝、電子佯動、網路欺騙等欺騙手段,有效隱蔽己方作戰企圖、兵力部署,達到迷惑、欺騙和調動敵人的目的。

週密準備,靈活布兵。高山鋪戰役中,雖然敵軍被我調動,孤軍冒進,喪失了主動權,但我軍作戰尚有很多不利因素。為了打好這一仗,劉鄧首長要求戰前準備工作要極為慎重和週密,仔細偵察,冷靜研判。縱隊指揮員從機動路線的選擇、伏擊地形的確定,都親自勘察,選擇地形險要、便於步兵機動而不利於機械部隊展開的山谷,把敵軍必經之道高山鋪作為戰場。充分準備、靈活布兵,是取得高山鋪伏擊戰勝利的關鍵一環,如果沒有戰前的充分準備,準確地掌握敵情,加之巧妙地採取分兵、示弱、回擊等行動,可能會使部隊陷入被動,甚至被反包圍。

未來戰爭中,戰場情況複雜多變,指揮員應週密精細準備,預想各種可能的情況,做到慎重決策,並準備詳細的預案。除此之外,還要著眼整個戰局,針對戰場情況靈活排兵布陣,適時進行兵力兵器和各種力量調整,從容應對。

多路進擊,集中圍殲。10月27日拂曉,我6縱主力按時佔領了高山鋪以西大路鋪、李家寨山、馬騎山地區,徹底切斷了國民黨軍的退路。至此,我軍參戰的17個團全部到達預定地點,對敵人形成了四麵包圍。國民黨軍發現陷入重圍後,一部分部隊就地搶修工事,並猛攻高山鋪、清水河周圍之高地,固守待援。另一部在清水河以東、洪武垴山腳企圖組織強行突圍。9時,1縱司令員楊勇下達提前總攻的命令,很快將敵軍第52師第82旅包圍在高山鋪地區,第40師包圍于清水河地區,整個戰鬥到14時勝利結束。

集中圍殲是機動伏擊作戰的最後一擊,也是最激烈的階段,要求集中優勢兵力,快速果斷,一舉殲敵。未來機動伏擊圍殲階段,由於各种先進技術和武器裝備的運用,敵人突圍和增援的可能大大增加,更加要求指揮員果斷堅定,力量釋放迅猛快捷,力求最短時間將敵人圍殲。同時,還要動態做好伏擊圈周圍的阻截和打援,利用各種手段防止敵各個方向、各種力量和各種方式的突圍、反擊和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