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我國高速公路的起步比發達國家整整晚了半個世紀,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才開始探索。然而,我國僅用30餘年時間就實現了高速公路後發趕超,里程躍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速公路網快速成形、加密,打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經脈”,推動我國由“交通大國”逐步向“交通強國”邁進。
5月28日,湖北高速公路建設迎來歷史性時刻——保神高速(保康—神農架)正式通車。雖然只有43公里,但它的開通使湖北省終於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從1991年該省第一條高速通車算起,30年間湖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增長了104倍。湖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是中國高速公路後發趕超的一個縮影。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速公路網快速成形、加密,打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經脈”,推動我國由“交通大國”逐步向“交通強國”邁進。
“中國奇跡”快速成網
我國高速公路的起步比發達國家整整晚了半個世紀,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才開始高速公路的前身——汽車專用公路的探索。然而,僅用了30餘年,我們的高速公路就實現了後發趕超,躍居世界第一,造就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中國奇跡”。
1981年,國務院授權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交通部發佈《關於劃定國家幹線公路網的通知》,確定了由12射、28縱、30橫組成的國道網,總規模10.92萬公里。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幹線公路網規劃,雖未明確公路等級標準,但解決了國道網的佈局問題,意義重大。
1988年是我國內地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的“元年”。當年10月31日,全長20.5公里(達到高速公路標準的路段長15.9公里)的滬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車;11月4日,遼寧沈大高速公路瀋陽至鞍山和大連至三十里堡兩段共131公里建成通車。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
自此,我國高速公路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8年,高速公路起步10年後總里程達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位;
——1999年10月,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萬公里,達到11605公里,躍居世界第四位;
——2000年底,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6285公里,躍居世界第三位;
——2005年底,高速公路里程達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2007年底,總里程3.5萬公里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系統比原計劃提前13年基本貫通,國家高速公路骨架初步成網;
——2012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9.6萬公里,首次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
到2020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1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建成,覆蓋約99%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
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草原、沙漠、戈壁、森林、冰川……開車行走在京新高速上,各種自然風光不時切換,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偉力。然而,複雜的地質條件、惡劣的自然氣候,也給高速公路的修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情況多樣,修建高速公路面臨許多困難。建設者們因地制宜,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在勘察設計關鍵技術、特殊路基處治技術、路面結構與材料、隧道技術等領域都得到長足發展,涌現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項目。
以特大型橋梁工程為例,在高速公路修建過程中,我國長大橋梁建設技術迎來了“創新與超越”的歷史性發展時期,先後建成了以江陰大橋、蘇通大橋、潤揚大橋、西堠門大橋、嘉紹大橋、泰州大橋、馬鞍山大橋、虎門二橋、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跨江、跨海的世界級工程。目前,在全世界跨徑排名前10位的斜拉橋中,我國就有7座;在全世界跨徑排名前10位的懸索橋中,我國有6座。
作為多山的國家,隧道在我國公路交通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受技術、資金等條件所限,我國公路隧道的建設成為長期的短板,直到秦嶺終南山隧道的順利建成,才宣告我國公路隧道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秦嶺終南山隧道是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中G65包頭至茂名、G69銀川至百色高速公路共用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該工程建設規模和施工難度之大、科技含量之高、施工條件和環境之惡劣,創下多項全國乃至世界之最。
經52家單位歷時9年聯合攻關,秦嶺終南山隧道工程共解決關鍵技術難題40余項,取得運營管理、通風、防災救援、監控和設計施工五大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成果。先後榮獲“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魯班獎”“詹天佑大獎”和“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等榮譽。
全力服務國家戰略
5月29日,雄安新區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標誌著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面形成。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進展順利。”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介紹,京雄高速(北京段)等項目正在抓緊實施,力爭今年底建成北京六環以外路段,以及與京雄高速支線相接的大興機場北線高速西延段。
“十三五”時期,一大批重大高速公路項目陸續建成和開工建設,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地實施。
——“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小動養至磨憨、靖西至龍邦高速公路等項目建成通車,海拉爾至滿洲裏、二連浩特至賽罕塔拉、精河至阿拉山口、天保至文山高速公路正在抓緊實施,連接重要口岸的高等級公路進一步完善。
——長江經濟帶交通建設方面,蕪湖二橋、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五橋、湖北沌口長江大橋、嘉魚長江公路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等多座跨江大橋建成通車,長江兩岸聯繫更加緊密。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深中通道開工建設,沈海高速公路多個路段實施擴容改造,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不斷提升。
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大大縮短了省際、重要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加快了區域間人員、商品、技術、資訊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産運輸成本,在更大空間上實現了資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場,對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延伸,規模效益逐步發揮,高速公路的速度和便利也已經走進了平常百姓的生活,日益改變著人們的時空觀念和生活方式。
有力托舉小康夢想
在湖南省吉首市有一座網紅大橋——矮寨大橋。雖然名字裏有個矮字,但這座橋並不矮,從橋面到峽谷底高差達355米,如同一條彩帶連接著兩邊的青山。在雨天或是霧天,這座大橋周圍雲霧繚繞,如同懸浮在空中的“天橋”。
作為包茂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矮寨大橋2012年建成通車,徹底改變了當地交通不便的面貌,旅遊業等開始發展壯大,沿線居民的生活有了巨大改變,在家也能掙錢了。
造成貧困的原因有很多,交通不便是重要原因之一。在高速公路建設之初,我國就注重發揮其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尤其是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決策後,交通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精神,于2000年7月在四川成都召開西部開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八條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作為“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在西部地區的重要補充和延伸,這八條公路是西部地區連接東中部地區、西北與西南、通江達海、連接周邊的重要公路通道,總里程近1.5萬公里。
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貴州、寧夏這樣的西部欠發達省份都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高速公路不僅連接城市,還踏進大山、深谷,深入荒野、叢林,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托起無數人的小康夢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齊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