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故事】

立夏,正是冬小麥揚花灌漿時。郭天財望著無邊的麥田,一時思緒萬千。

“早上湯、中午糠、晚上稀飯照月亮。”郭天財想起小時候,少吃缺穿,能吃上白麵饃就是最大夢想。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農業科學家,讓自己和鄉親們每天都能吃上白麵饃。

如今,吃白麵膜早不在話下,農民開始講究吃得好,怎麼吃得更優質、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我們河南農村又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大米飯,白麵饃,蛋奶肉,巧配合,社會主義好生活。’”郭天財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現在,他是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名副其實的農業科學家。

近年來,郭天財專注小麥高産栽培研究與技術推廣。作為“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河南課題主持人之一,他帶領課題組連創小麥15畝連片平均畝産717.2公斤、50畝連片平均畝産735.2公斤和100畝連片平均畝産751.9公斤的最高單産紀錄,並在國內率先創造了在同一塊土地上小麥、玉米萬畝連片平均畝産超1噸半糧(1524.74公斤)的高産典型。

科技,為糧食産業轉型升級插上翅膀。目前,河南小麥良種覆蓋率和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均達98%,農業部門可以運用遙感技術、資訊技術、物聯網技術對整個小麥産區進行實時監測,河南還建有全國最先進的生物育種平臺。

農民種地,土地分散,規模小,難有較大産出。“中國農業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聯産承包責任制,土地碎片化比較嚴重,一家一戶難以應對市場變化。”郭天財話鋒一轉,這是過去的“老大難”,現在土地流轉、網際網路電商等新模式,正深刻改變著農業經營方式,逐步破解困擾農民增收的根本性難題。

郭天財講了個“土地保姆”的故事。一個小夥子叫李傑,地地道道的農村娃,見慣了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場面。2011年,李傑牽頭成立了鄭州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他任理事長。合作社統一提供優質小麥、優質玉米的託管服務,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糧食品種、栽培技術、訂單銷售等,並開展技術整合創新,逐步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耕種。

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李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在蘭考、鞏義等5個縣託管了10萬畝土地。全程託管服務,既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難題,又實現了糧食的“優質優價”,達到了“農戶不在家,收入也增加”的實際效果。他現在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土地保姆”。

李傑的故事是河南農業大發展的縮影。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高標準糧田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農産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農民收入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伴隨著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舊村改造、村莊整理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使得農民住房消費不斷增長,居住品質明顯改善。如今的河南農民,錢袋子鼓起來了,生活越來越好,幸福感直線上升。

糧豐天下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功莫大焉。從濟源深山溝的農家娃,到全國知名小麥專家,郭天財與小麥打了40多年交道。如今,糧食産量提高了,農民富裕了,農村變美了……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2020年,河南糧食總産達1365.16億斤,實現連續四年産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增量佔全國的23.1%。全國市場1/2的火腿腸、1/3的速食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速凍水餃都來自河南,涌現出雙匯、三全、思念、好想你等一批農業企業知名品牌。

中原糧倉,國人廚房,世界餐桌。

2018年,郭天財到成都出差,看到街上一個麵館,門口有塊牌子:“本店只用河南面”。他當時感慨萬千:河南是全世界獨特的“一年兩熟”種植區,收完小麥還要種玉米,小麥的平均畝産超過了800斤。河南小麥,不僅解決了一億河南人的吃飯問題,還造福全國,走向世界。

立夏過後,小麥進入一個全新的生長期。微風吹過麥田,層層碧浪上下起伏。郭天財感嘆了一聲:“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本報記者 丁艷 王勝昔 崔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