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周文雍和陳鐵軍臨刑前的留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廣州5月12日電 題:刑場上的婚禮: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新華社記者劉宏宇

什麼樣的愛情,是世界上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廣東佛山市禪城區,鐵軍公園內,陳鐵軍漢白玉雕像昂然挺立,她右手執卷,左手握拳,堅毅的眼神中透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雕像下,一群年輕人正舉拳宣誓。

距此不遠處的佛山市鐵軍小學門口,也矗立著一尊陳鐵軍的半身塑像,其雙目炯炯有神。“凡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學習陳鐵軍烈士的事跡。”鐵軍小學校長張麗琴説,引導學生傳承以鐵軍精神為內核的紅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已融入學校的辦學理念。

陳鐵軍,原名陳燮君,1904年出生在佛山一個歸僑富商家庭。1920年,陳鐵軍進入季華兩等女子學校(現佛山市鐵軍小學)就讀,逐漸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啟蒙教育。

1924年,陳鐵軍考入廣東大學(現中山大學)文學院預科就讀,積極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當中。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爆發後,陳鐵軍參與了廣州六二三反帝愛國大遊行。面對國民黨右派的種種謬論和帝國主義的兇殘面目,她更加堅定了共産主義信念,把自己的名字由陳燮君改為陳鐵軍,表示與舊我的決裂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

1926年,陳鐵軍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擔任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省港罷工勞動婦女學校教務主任。她脫去學生裝,換上大襟衫、闊腳褲,深入基層開展革命工作,並到“平民夜校”為工友們上課。

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發動四一五反革命政變,陳鐵軍不顧個人安危,化粧成貴婦潛入廣州柔濟醫院,及時將反革命政變消息通知正在住院的中共廣東區委婦委書記鄧穎超,使其安全撤離。

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陳鐵軍被學校開除,來到香港。同年8月,陳鐵軍接受組織安排,與周文雍假扮夫妻,一起返回廣州恢復黨的工作,併為廣州起義作準備。

周文雍,1905年出生於廣東開平,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廣東區委工委委員、廣州工人糾察隊總隊長、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市委工委書記等職。

周文雍和陳鐵軍在廣州租了一間屋子,建立黨的秘密機關,開展革命工作。1927年11月1日,周文雍率領數千工人包圍汪精衛公館,要求釋放被捕工人。在請願示威遊行中,周文雍被捕入獄。廣東省委隨即成立營救小組,陳鐵軍直接參與籌劃和營救行動,並順利將周文雍從監獄中營救出來。在共同的革命工作和營救行動中,兩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1927年12月11日淩晨,廣州起義爆發,並於當日上午宣告“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周文雍被選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勞動委員兼教育部部長。但因反動勢力迅速反撲,敵我力量懸殊,廣州起義最終失敗,周文雍與陳鐵軍撤離到香港。

1928年初,周文雍當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常務委員兼廣州市委常務委員,並再次按照組織安排,與陳鐵軍扮成夫妻回到廣州,重建黨的機關。因叛徒出賣,周文雍與陳鐵軍同時被敵人逮捕。

在獄中,敵人使用了“吊飛機”“老虎凳”等酷刑,但周文雍和陳鐵軍始終堅貞不屈,沒有透露黨組織的任何秘密。在牢房裏,周文雍在墻壁上寫下壯烈詩篇:“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被押赴刑場前,周文雍提出一個要求:與陳鐵軍拍一張闔照。照片中,兩人立於牢門前,神情自若,視死如歸。

1928年2月6日下午,兩人被押往廣州東郊的紅花崗刑場。一路上,兩人沿途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産黨萬歲”。

行刑前,他們決定將深埋在心底的愛情公布於眾,並莊嚴宣佈結婚。刑場上,兩人並肩屹立,英勇就義。刑場成為禮堂,反動派的槍聲成為他們結婚的禮炮。

在陳鐵軍的家鄉佛山市禪城區,近年來大力弘揚新時代的“鐵軍精神”,並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學鐵軍、做鐵軍、建鐵軍——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全區黨員幹部自覺把鐵軍精神融入血脈,並與群眾工作結合起來,不斷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