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五四運動20週年之際深刻指出,“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強調“什麼是模範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奮鬥這一條”,鮮明揭示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內涵特徵,為其後廣大青年堅定信心、激發鬥志,緊跟黨奪取抗戰勝利乃至新民主主義革命全面勝利提供了重要遵循。
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産黨始終激勵中國青年建功立業,帶領一代代青年堅持永久奮鬥、譜寫青春之歌。
奮鬥,以祖國和人民利益為重
我們黨一直主張,一切有志青年都應將追求小我價值融入實現大我夢想之中,反對精緻利己、孤芳自賞。在這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一代代中國青年始終以擔負天下興亡、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
五四運動中,北京大學學生遊行隊伍向天安門進發(資料照片)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數以千萬計革命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赴後繼、蹈死不顧,深刻詮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向困難進軍、向荒原進軍,把青春獻給祖國,樹起了“青年突擊隊”、“青年墾荒隊”等一面面閃亮的旗幟。
改革開放時期,青年一代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勤勉工作、開拓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
進入新時代,當代青年秉持光榮傳統,自覺聽黨指揮,在科技創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領域處處可見年輕人拼搏奮鬥的身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
2020年12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連海洋大學決定封閉校園,學生在宿舍隔離。該校17名平均年齡19歲的熱血青年,選擇加入志願者隊伍,與教職工志願者一起負責師生生活和防疫物資的統一配送。圖為志願者們推著滿載的三輪車上坡,將物資送到學生宿舍。新華社發 大連海洋大學供圖
奮鬥,以紮根人民群眾為本
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青年運動的一大特點就是堅定的人民立場,這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青年健康成長規律所要求的。
早在我們黨正式成立之前,黨的早期組織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引導青年學生走進勞工大眾,探索推動青年運動與工人運動緊密結合。五四運動作為中國青年運動的開端,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範圍,成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産階級和資産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我國青年運動與人民大眾相結合的發展方向。
從那時起到現在,一代代中國青年無論身在課堂、投身革命、參與建設,始終牢記黨的教導,自覺同人民一起奮鬥,匯聚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磅薄合力。
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圖為黃文秀到外村考察養蜂産業,計劃將養蜂技術引到百坭村(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樂業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當代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膾炙人口的話:“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據統計,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實施18年來,已累計選派37萬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到中西部地區開展基層服務,成為當代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一個生動縮影。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鬥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這體現了我們黨對青年一以貫之的實踐要求,深刻回答了“發展好了還要不要奮鬥、如何奮鬥”這一青年運動的時代課題,對引導青年一代接力歷史責任、矢志永久奮鬥,具有很強現實針對性。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闢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策劃:梁佩韻 柴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