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建南平的探索實踐到國家一項制度安排,從單純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拓展到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綜合性服務,科技特派員制度經歷了22年的創新發展,成為新時代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的生力軍。在福建南平,這項造福百姓的制度也發揮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每年的清明節過後,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又響起了茶農們嘹亮的喊山聲,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收穫的季節。

劉國英是南平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員,也是一名享譽武夷山地區的制茶名家,手把手地教大家制茶的技術,這樣的課他已經上了22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武夷山的村民生活並不富裕,由於種植技術和生産工具落後,勞動強度較大,茶葉並沒有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收入。作為村裏的第一個大學生,劉國英在學習制茶的過程中倍感科技的重要性。

199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指出,要把科技興農作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在他的關心指導下, 1999年2月,南平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員奔赴215個村,開啟了全國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先河。2016年,作為福建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植物營養學專家廖紅的到來,給武夷山燕子窠茶園帶來了新的生機。

福建農林大學派駐南平市農業科技特派員 廖紅:到了福建以後,還真是接地氣了,科技特派員的制度把我們的技術到田地的“最後一公里”給打通了。

頭年十一月在茶園裏種下油菜,給土壤提供磷和鉀;夏天再播種大豆來固氮,改善土壤肥力。增強茶樹抗病蟲害能力的同時,還降低了碳排放。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武夷山考察,廖紅教授這項技術的使用成果,得到了總書記的點讚。

福建農林大學派駐南平市農業科技特派員 廖紅:總書記就很開心,他(對茶農)説其實你們已經脫貧了,現在其實重點不是脫貧,是要振興。而鄉村振興需要什麼了,真的是(需要)科技人員,帶著高科技的技術、自主創新的技術,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只有通過這樣把高科技的技術寫在大地上才能實現鄉村振興。

22年科技的助力,讓武夷山的茶農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讓這一片片茶園在綠水青山的環抱下走向了高品質發展的軌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素有“中國竹鄉”之稱的南平,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從事竹産業。22年來,3000多名科技特派員徹底改變了竹産業的格局。從種植加工到旅遊開發,高端産品電極炭甚至用到了高鐵的新能源設備上,科技的力量讓一根翠竹發揮出巨大的潛能。

如今的“科技特派員制度”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體制更加創新、靈活。政府鼓勵科技特派員創立企業,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劉端華和他的團隊,近些年研發的50多個水稻品種,帶動了4000多農戶,年增收2000多萬元。

南平市科技特派員 劉端華:科技特派員制度首先為科技人員打開了一扇窗口,直接地面向市場去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激發他的創新活力。這塊為農民的增産增收也帶來了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效益。

在南平,科技特派員制度已經打造成為以全國高端專家為依託、以下派幹部為主體、以鄉土人才為基礎的“寶塔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並上升為全國推廣的創新經驗。

南平市委書記 林文斌:20多年來,我們累計選派1.39萬人次科技特派員走訪基層服務。這次總書記到南平考察再次叮囑我們,要很好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繼續加以完善、鞏固、堅持。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努力走出一條以創新為支撐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