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不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且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的高速發展除了可通過GDP指數衡量之外,還應從社會、人口及歷史等角度分析。
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先富帶動後富”。首批重點發展區域為中國東部和東南部沿海省份,這些省份成了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隨著經濟實力增長,自2005年起,東部經濟發展浪潮開始向中部推移,並逐步擴大到東北及西部地區。
受疫情影響,湖北省在2020年採取了極為嚴格的管控措施,中部地區生産總值出現下降。不過,西部地區依舊保持增長。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疆和西藏固定資本投資增速分別為28.6%及18.5%,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既得益於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也得益於“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1980年,中國城鎮居民佔比為19.4%,1998年前提升到30.4%,到2018年底已經達到59.6%。預測顯示,2030年前,中國城市化水準將達到66%。城鎮化發展將帶動勞動生産率提高、服務及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額增加、居民收入及消費水準上升。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城市群建設,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金融服務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中國科學研究和實驗設計工作總投資中的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些城市群建設上。
中國發展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就是脫貧攻堅。數據顯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約7億人實現脫貧,中等收入群體人數增加了約4億。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內需與居民收入水準有直接關係。例如,2008年至2019年期間,商品出口在中國GDP總量中的佔比從31.6%下降到17.4%。2020年,中國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國內大迴圈是重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將與外部隔絕。
應該説,中國的發展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包括俄羅斯等在內許多國家借鑒。
首先,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得益於其完善的戰略籌劃體系。中共中央著眼未來、提前佈局,將要達成的既定目標與任務分階段實施。由於各項事宜都與人民的切身利益相關,人民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強大的動力。
其次,地方領導選拔機制事關重大。任何即將出任地方領導職務的人,都必須以實際表現,證明自己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
最後,中國實踐表明,脫貧攻堅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加快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為防止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中國採用了自然人累進納稅的方式。例如,月收入5000元以下不納稅,12000元到25000元之間繳納個人所得稅20%。俄羅斯對高收入的群體擬定的個人所得稅率為13%,而中國為45%。根據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的測算,若對富人和窮人的收入進行重新分配,俄GDP增長潛力可達2%至3%。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歐亞宏觀結構研究中心主任 亞辛斯基·弗拉基米爾·阿道福維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