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充滿活力的紅色熱土。

當年,毛澤東在這裡進行了著名的“尋烏調查”。根據調查,他寫下《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

前不久,記者來到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重溫這段光輝歷史,感悟我們黨開展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

來到紀念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兩側鮮紅的大字——“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

穿過大門,循著水泥小道步入展廳。序廳內,巨大的砂岩主題雕塑,生動再現了毛澤東在尋烏進行調查的情景。

毛澤東為什麼要在尋烏進行調查?據紀念館副館長侯愛萍介紹,1930年5月,紅四軍攻克尋烏縣城,在這裡停留了1個月,分散到尋烏及附近各縣發動群眾。為了解實際情況,正確制定政策,毛澤東利用這段時間,詳細調查了解尋烏的商業狀況、人口結構、土地關係、交通運輸等問題。

“在調查中,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向群眾學習,走群眾路線。”走進毛澤東同志召開調查會舊址,侯愛萍指著桌上擺放的茶壺、茶碗和馬燈説,調查期間,在尋烏縣委書記古柏的協助下,毛澤東找農民、商人、秀才等各階層代表進行訪談並詳細記錄。為了更多地接觸群眾,他還多次來到田間地頭,一邊幫農民插秧一邊調查。

“這些幹部、農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採取同志態度的。”看著展板上毛澤東的話,記者眼前浮現出當年他與群眾親切交談的生動情景。

在尋烏,毛澤東同各行各業的人交流,深入了解各方面情況。從各類物産的産量、價格到各行業人員的數量、比例,從各商鋪經營品種、收入,到各地農民分了多少土地以及各類人群的政治態度等等,他都弄得一清二楚。

一次,毛澤東問身邊工作人員:“你們講一講,尋烏做生意的中間,哪一類最多?”身邊工作人員作了回答。再問:“尋烏哪幾家豆腐做得最好、最容易賣掉?又有哪幾家水酒做得最好?”這一下,沒有人答得上來。他把自己調查的結果告訴大家,並説:“到一個地方做調查研究是好的,但調查要深入細緻,走馬觀花,到處只問一下,是了解不到問題的深處的。”

“毛澤東將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紀念館黨史研究員黃少斌告訴記者,經過尋烏調查,毛澤東進一步認清了農村的土地分配製度對促進土地革命的作用,制定了正確的土地分配政策和正確對待城市商人的政策。

直到10多年後,毛澤東還説:“到井岡山之後,我作了尋烏調查,才弄清了富農與地主的問題,提出解決富農問題的辦法,不僅要抽多補少,而且要抽肥補瘦,這樣才能使富農、中農、貧農、雇農都過活下去……當時有人罵我是富農路線,我看在當時只有我這辦法是正確的。”

時光如梭,歲月變遷。回望征程,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從毛澤東尋烏調查中汲取精神營養,“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一閃爍真理光芒的論斷熠熠生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反覆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

2013年,習主席在武漢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主席深刻指出:“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學會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

……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形勢如何變化,重視調查研究這個好傳統不能丟。今天,對尋烏調查的最好紀念,就是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走好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練就調查研究的硬功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破解工作難題,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