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春回大地,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上紅旗招展。在剛剛過去的極不平凡的2020年,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深入到脫貧攻堅主戰場,投身於“六穩”“六保”的第一線……他們奔走在祖國的大地上,深入群眾、傾聽民意,聚焦問題、匯集民智。如今,他們將再一次承載著全國人民的囑託和期待相聚全國兩會會場。

今年是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我們將迎來建黨百年,也見證著“十四五”規劃的揚帆啟航。在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際,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站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節點上,代表委員們有什麼關注、有什麼期待?記者採訪了幾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

——編 者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委員: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0年,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三農”工作重心將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作為一名長期在“三農”領域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我重點關注的是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鄉村振興要充分借鑒運用脫貧攻堅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大人財物向農業農村的傾斜配置,並不斷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多年來,我在提案和其他形式的參政議政活動中持續關注和呼籲推進鄉村振興,集中體現在兩點。首先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城鄉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應優化城鄉之間資源要素配置,完善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用活用好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同時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村住房資源,滿足鄉村産業發展用地需求。

其次,應減少農民的市場風險。農民種植經濟作物或從事養殖業,市場風險如影相隨。因此,應高度重視農業市場風險,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健全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建立財政對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政策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對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充滿信心,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更要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記者 楊昊整理)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代表:

人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

作為一名農業資源與環境教育科研工作者,為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鼓與呼”,助力守護“一庫碧水、兩岸青山”,是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工作的重點內容。近年來,我先後提出建立三峽庫區生態補償機制、加強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長江上游綠色産業發展、長江保護立法等多個建議,並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和及時回應。

如今,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治理,消落帶治理成效顯著,庫區幹流保持在Ⅱ類優質水,出口水質優於入口水質。在我看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所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深入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有了專屬守護者……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得益於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牢牢踐行。

今年全國兩會,我將繼續關注生態環境保護這一主題。我認為,應繼續加大環保普法宣傳力度,創新開展環保主題活動,繁榮生態文化、培育生態道德,讓生態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要推動形成“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主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公眾積極參與、司法有效保障”的多元共治環境治理格局;通過專業化的環境資源審判,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不斷提升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水準。

(記者 倪弋整理)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馮遠征委員:

努力建設文化強國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履職中我非常關注文化類問題。2020年全國兩會,我提交了關於推動演藝市場提質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加強文藝群體管理等提案,並收到了相關提案辦理單位的答覆,讓我備受鼓舞。

國家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伴隨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然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藝隊伍是一支重要而關鍵的力量。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後,我將一部分工作重心轉移到人才培養方面,努力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水準文藝工作者。青年演員不僅要精進表演技巧,還要深刻理解文藝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要能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要有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的意識。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2020年夏天,我跟隨全國政協的調研組前往武漢,在那裏我切實感受到在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刻,是偉大抗疫精神匯聚起強大力量,讓14億中國人民無所畏懼、齊心協力戰疫情。我一邊調研,一邊和北京的同事溝通,商量創作文藝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到偉大抗疫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找準文化的引領、精神的支撐,建設好精神家園,增強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年全國兩會,我將帶去的提案還是和文化有關。文化強國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關注,需要大家一起建真言、謀良策。     

(記者 易舒冉整理)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厲莉代表:

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我既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法官,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問題。在代表履職和日常工作中,我時時處處盡我所能,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貢獻力量。

此前,我注意到消費服務領域訴訟頻發。這些糾紛往往起源於經營者不規範、不合法的經營。很多爭議起初並不嚴重,如果能在最初就得以糾正,或者在爭議緣起時及時調處化解,就可以減少訴訟,既節約司法資源,又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因此,市場監管部門在依法處罰違法行為、處理消費者投訴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等途徑,推動消費領域糾紛源頭化解。同時,司法機關也要充分發揮參與、規範、推動、保障作用。所以,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我提出了一份關於加強消費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建議。

建議提出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最高人民法院派人專程到北京市房山區法院進行調研,了解消費領域矛盾多元調解工作相關情況,並作出了答覆。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房山分局也成功調處了一起涉及教育培訓費用的糾紛。房山區法院也及時對雙方調解書進行了司法確認,最大程度實現案結事了。

在代表履職和日常工作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我將繼續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履職盡責,也將把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貫徹到日常工作中。

(記者 金歆整理)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委員:

給市場主體吃“定心丸”

2020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任務艱巨繁重。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我在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助企紓困、減稅降費、保障民生、資本市場註冊制、優化營商環境等領域積極建言資政,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同頻共振。

2021年我國經濟面臨的環境依然錯綜複雜,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品質發展。今年中國經濟政策取向,是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同時,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恢複元氣和活力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給市場主體吃“定心丸”。2021年要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援力度,積極財政政策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財政政策要在促進國家戰略科技能力、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提質增效。

要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底。同時認真總結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經驗做法,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推動資金管得嚴、放得活、用得準。支援製造業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強度,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與範圍。樹立底線思維,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將釋放新的經濟信號,我相信“十四五”規劃綱要擘畫的“任務書”和“施工圖”一定能如期實現。

(記者 李昌禹整理)

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余梅代表:

鍥而不捨抓作風建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回首過去一年,全國人民都從去年極不平凡的經歷和各項事業取得的豐碩成就中感到,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就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難倒我們,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只要每一位共産黨員都能用紮實的作風把黨的形象樹起來,我們黨就始終是人民群眾最可依靠的領導力量和主心骨。

這一年,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黨風政風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持續改善,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在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中更加緊密。以我所在的社區為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社區黨組織立即行動,組織黨員組成社區防控的戰鬥堡壘,大家不怕疲勞、衝鋒在前,守大門、量體溫、代買菜、分物資,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許多人在社區黨員的帶動下紛紛加入志願者行列,自覺投身疫情防控,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在基層工作中,我們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為人民服務體現在為社區群眾辦好每一件民生小事之中,受到基層群眾的充分肯定。

期盼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對黨風政風建設做出新的部署,把鍥而不捨抓作風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敢於擔當、善於作為,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投入各項事業中,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