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馬營長,得去訓練場。”在西藏軍區某合成旅偵察營,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不少單位過節,除了戰備拉動,官兵們休息時間就是“吹拉彈唱,打球照相”。去年五一勞動節,馬乾給官兵們的提議是登頂營區附近那座海拔5100米的雪山,還聲稱“五一節征服五千一,豈不是人生快事”。

馬乾的熱情點燃了身邊的戰友,倡議立刻得到全營官兵的響應。此後,偵察營便留下了“訓練過節”的傳統。今年元旦,馬乾又組織了一場“征戰2021” 20.21公里越野跑活動,官兵們還是爭相報名。

過去的近10年間,馬乾擔任過西藏軍區某旅作訓參謀、軍區機關參謀,組織和參加過多場演習,走遍了軍區內的每一條邊防線。2019年年底,在任職某合成旅偵察營營長後,馬乾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基層帶兵人”。

用馬乾的話説,“以前在地圖上畫個箭頭,代表讓一支隊伍去到哪。現在成為這個箭頭,要想辦法帶著這支隊伍克服途中的艱難險阻,走到終點圓滿完成任務。”

“他總是風風火火的樣子,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偵察營排長李勝鑫説。去年夏天,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河流剛剛解封,馬乾就帶領全營官兵創造性地展開了一項新的訓練課目:牽引橫越。

這是駐藏部隊公認的“危險”課目。高原上天氣多變、地形複雜,依靠一根繩索橫渡水溫接近零攝氏度的河流,難度可想而知。

“你覺得安全簡單的,敵人也知道,有什麼優勢可言?只有掌握敵人想不到、做不到的本領,打仗時才能出奇制勝。”訓練第一天,剛剛解凍的河水冰冷刺骨,流速達到4米/秒,馬乾將牽引繩係到腰間,第一個跳進河中。

李勝鑫看到,湍急的河水中,全副武裝的馬乾搖晃不定,身上的繩子被衝成一道誇張的弧形,岸上的戰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馬乾沒有停步,他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最終成功將牽引繩挂在對岸的巨石上,指揮官兵順利渡河。

馬乾從軍區機關來到偵察營任職時,官兵們對他的第一印像是“戴著眼鏡,説話條理清晰,一副斯文相”。

“就是個‘書生營長’。”不少官兵這麼認為。那一年的年終考核,因為擔心馬乾身體素質不過關,又恰逢報名即將截止,營裏就沒有讓他參加。這讓馬乾心裏很不是滋味兒。從那時起,他開始像新戰士進入新兵營一樣訓練自己。晚上練習跑步,午休時則劈柴鍛鍊上肢力量。

過了幾個月,馬乾的手上長滿厚厚的繭子,營區鍋爐房外的柴火堆成了山。2020年3月,旅裏又一次組織考核,馬乾以全優成績拿下全旅第一,讓偵察營官兵刮目相看。

讀軍校時,馬乾學的專業是炮兵,到營裏任職,偵察專業要從頭學起。為了儘快成為合格的偵察兵,他從每個連隊找來一名士官班長做“師傅”。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就捧著書跑到班排宿舍去一一請教。

李勝鑫就是馬乾的“師傅”之一,他評價馬乾是自己“帶過最認真、最刻苦的‘徒弟’之一”。學習開偵察車時,平時4人一車組完成的操作,馬乾要求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有時車內空間狹小,遇上繁瑣操作,手忙腳亂的馬乾常被撞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但他從不在意,只關心“怎麼能操作得更快一點”。

“作為一個帶兵人,如果自己專業不過關,只會紙上談兵,怎麼指揮打仗?”馬乾説,“上了戰場,指揮員喊的應該是‘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

官兵們開展滑降訓練時,馬乾發現按照以往要求,動作都是“頭朝上,腳朝下”,雖然能保證安全,但容易産生盲區,看不全地面情況。為了讓訓練貼近實戰,他自己率先嘗試“頭下腳上”的方式。1個多月時間裏,馬乾的褲子磨破了幾條,練得最狠的時候,大腿都磨破了皮,鮮血直流。熟練掌握這一動作後,馬乾開始在全營推廣,直到所有官兵都掌握這種更好的訓練方法。

武裝泅渡也是馬乾組織展開的新訓課目之一。過去,在高原上,這一課目多為特種兵的專有訓練,但“偵察兵要深入偵察、隱秘滲透,也要掌握各種行進方式”。於是,馬乾自掏腰包,租借駐地其他單位游泳池給官兵們訓練。

到了真正下河時,原本計劃在中午進行,因為中午河水溫度相對較高。但幾次訓練之後,馬乾發現“陽光下渡河更容易被敵人發現蹤跡”,便專門挑選背陰處的河段展開訓練,“越暗越好”。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這是馬乾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馬乾已帶隊創下了武裝泅渡海拔4500米高寒湖的軍區紀錄。

任偵察營營長1年多時間,馬乾白天組織訓練,晚上研究戰術戰法,他信奉“從戰爭中學打仗”,了解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革命先輩在前線挖貓耳洞作戰、居住,馬乾特意在一次野外駐訓任務中,帶領官兵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挖洞過夜,訓練生活了兩天兩夜。

“偵察兵是‘雪域鷹眼’,就要‘上天、遁地、下水、入夜’,無所不能,無所不練!”馬乾笑著説,這是自己練兵的“八字真訣”。

2020年8月,他組織了一場為期兩天的滲透全流程演練,將所有新訓課目串聯在一起,模擬戰時偵察行動。他在全營範圍內選拔尖兵組成小隊,又特意多方聯繫,請來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手、8次登頂珠峰的旦增,為官兵現場講授攀登雪山的技巧。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翻越海拔6094米的廓瓊崗日雪山。馬乾清楚地記得,行動是深夜3點開始的,小隊一行23人,每人背負30公斤重的武器裝備和生活物資,手握冰鎬、冰爪等登山設備,趁著夜色向茫茫雪山“隱秘”進發。

馬乾是偵察小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超高的海拔讓隊員們嚴重缺氧,馬乾帶領隊伍控制步幅、勻速前進,為了讓官兵們在登頂後仍有餘力“戰鬥”,他帶頭采取“8字步”“交叉步”行走,以利於保存實力。隊員們渴了就抓一把雪吃,累了就嚼幹辣椒提神。冷風吹過,衣服裏層被汗水浸濕,外層卻凍成了盔甲,“一砸砰砰響”。

登頂稍事休息後,他們又繼續前進,展開武裝泅渡、水面射擊、牽引橫越、滑降等課目訓練。就是在這一次,他們創造了泅渡、橫越海拔4500米以上天湖的先例。

儘管中途休息時,馬乾經歷了入藏以來最嚴重的高原反應:嘔吐、頭暈、呼吸困難,幾乎吐出膽汁。但如今回憶起來,馬乾覺得身體上的不適不值一提,他只感到興奮:“只有勇闖陌生雪域,才能消除打仗盲區!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在馬乾看來,帶兵打仗不能光靠嘴説,“説得再多不如帶頭衝鋒一次”,“讓官兵們在任務中産生獲得感,在戰鬥中形成戰鬥力,才能帶好兵,打好仗。”

在馬乾的口袋裏,一直揣著一個小筆電,裏面記錄著營裏每一名官兵的日常表現,誰任務完成得好,誰訓練成績突出,都會被收錄其中。評功評獎時,馬乾便以此為重要評判依據。

“現在人人都在心裏樹立起任務導向,爭著搶著執行任務。不會因為地域陌生、課目陌生而産生顧慮,反而盼著多來點兒新訓課目。”李勝鑫明顯感覺到,偵察營“變”了。

2020年春節期間,馬乾帶領偵察營官兵參加了一次墨脫邊防線巡邏任務。這還是他任軍區參謀時向機關提出的建議,提倡所有作戰部隊參加邊防巡邏,實地了解邊境詳情。此外,在馬乾倡議下,旅黨委每週組織交班會,都會通報“國際軍情”,讓身處雪山峽谷的官兵擦亮“世界眼睛”。

2010年軍校畢業時,馬乾放棄了留校執教的機會,堅持選擇來到西藏,理由是“想到最艱苦的地方領兵打仗、保家衛國”。如今,11年過去了,馬乾的信念更加堅定。

去年春節的邊防巡邏任務中,馬乾和戰友們在墨脫雪山中的哨所裏度過了除夕。任務期間,他跑遍了周邊所有邊境線,撰寫出17條道路的偵察報告。

“在這裡能真正感受到保家衛國的意義。”站在祖國邊境線上的那一刻,馬乾激動得熱淚盈眶,“西藏就像我的第二個家。駐守在這裡,一家不圓萬家圓,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