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寶忠的家在村西頭,羊圈和房子相連,總面積有三四百平方米。走進羊圈,一隻小羊“咩咩咩”叫起來,“這只剛斷奶的小羊還不太適應獨立生活。”支寶忠向記者解釋。2020年,支寶忠家的羊圈出欄60多頭羊,養羊凈收入達8萬多元。羊圈裏還有100多頭羊的“凈資産”,這讓他心裏很踏實。

支寶忠是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施河鎮土樓村村民,淮安區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鄉。離他家不到20公里,就是周恩來總理的故居。2015年,支寶忠被識別為施河鎮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他家有4口人,當時女兒讀初中,兒子讀小學,家裏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夫妻二人種的4畝多地,家庭每人平均收入僅3800元。“日子很艱難,過不下去了。”支寶忠回憶起幾年前的生活境況,心酸得很。

隨著淮安市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省級幫扶工作隊和鎮、村幹部來到支寶忠家,對他家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並介紹了精準扶貧相關政策,動員支寶忠發展養殖業。

2017年,施河農村商業銀行的5萬元貼息貸款很快就打到了支寶忠的賬戶上,有了這5萬元,支寶忠便開始了他的養殖計劃。他養了150頭豬,在夫妻二人的精心飼養下,當年便有了8萬元的純利潤。

正當支寶忠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時,2018年的非洲豬瘟讓他養殖的豬死亡了大半,損失慘重,支寶忠的生活又沉入了谷底。在村幹部的鼓勵下,支寶忠開始盤算新的脫貧致富路。他了解到,養羊的成本只要3元一天,比豬要少很多。2019年初,他又辦理了5萬元小額貼息信貸,買了30多頭羊羔、上百隻雞和鴨。他和妻子起早貪黑,養殖事業逐漸有了起色,2020年家庭年總收入達到了12萬元。

淮安市扶貧辦工作人員表示,作為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淮安有著強烈的使命感。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淮安聚焦低收入農戶脫貧,增收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堅持因戶施策。同時,淮安市實施農業産業類扶貧項目297個,投入財政資金約5.3億元,帶動88個村集體年增收1100余萬元。2019年起,淮安市梳理並出臺《村集體經濟收入路徑參考條目》20條,逐村制定診斷書、路線圖、時間表、責任榜,明確“一村一策”舉措,進一步增強了經濟薄弱村、低收入農戶發展後勁。到2020年底,淮安市所有低收入村集體收入均達到了18萬元。

“到2022年,我希望我的羊圈裏面能有100隻母羊,年出欄300頭左右。到那時候,貼息貸款也不用了,可以讓給更需要的農民兄弟。”支寶忠憧憬著未來的生活,眼裏閃著光亮。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14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