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再遇下雨,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西馮村村民李樹森,終於不用擔心家門口巷道裏的積水了。前不久村裏污水管網改造施工,幫他們幾戶把出門必經的巷道一併做了改造,徹底解決了原先雨天積水的老難題。“以前一下雨這塊就是小水塘,我們出門只能蹚水過,這下總算不用愁了。”李樹森看著乾淨整潔的巷道開心地説。

同樣感到日子過得舒心的,還有村民馮國章。之前,老馮閒來無事養了十幾隻雞,雞棚搭在院外,氣味難聞又影響村居環境。隨著西馮村村莊環境整治持續推進,看著家家戶戶爭創“最美庭院”勁頭十足,老馮的觀念也悄然轉變。去年,他果斷處理了雞、拆了雞棚,還把院裏院外仔細打理了一番,庭院內外煥然一新。在一年一度的評選中,馮家被村民們推選為“最美院外人家”,全村召開表彰大會,站在領獎臺上捧著鮮紅的榮譽證書,老馮感慨地説:“比養幾隻雞有意義多了!”

走進西馮村,道路整潔、河水清清,錯落有致的村舍和麥苗青青的田野透著鄉村特有的安靜美好。村建停車場內有序停放著各類小汽車,不時有騎車或步行的村民,三三兩兩去往本村的工廠上班,綠化遊園內幾位老人一邊健身一邊閒話家常……一切都在訴説著村民們熱氣騰騰的幸福生活。但就在幾年前,這個村卻一度頂著“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西馮村位於泰州主城西部,2001年由馮南、西馮、馮橋三個村合併而成。如今的西馮,北接啟揚高速泰州西出口,距寧啟鐵路泰州貨運站僅1公里,到揚泰機場也只有1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但曾經,這裡交通不便、資源底子薄,村民們曾自嘲“船難行、路難走、田難種”。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西馮村經濟基礎薄弱。2016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僅37.8萬元,被定為海陵區經濟薄弱村。

村集體經濟搞不上去,提升村民幸福感自然無從談起。“從我進村工作起,就一直在心裏算著一筆賬。”西馮村黨總支書記彭光明説,一頭是村里正常運轉所必需的開支,一頭是亟待增加的集體收入,怎樣才能把這筆賬算好、讓村集體有可支配資金、讓老百姓過上舒心日子?彭光明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經過多次 “頭腦風暴”,一致決定,必須集中精力把村集體經濟快速搞上去。

思路一變天地寬。經過三年攻堅,到2019年,西馮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接近80萬元,農民每人平均總收入2.7萬元。三年間實現村集體收入和每人平均總收入雙翻番,成功摘下薄弱村的帽子。在村委會辦公室,彭光明拿出工作筆記,向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細數了這筆增收賬——盤活河道、圩堤、碎地塊等閒置土地資源統一發包、租賃,年增收十幾萬元;對村域範圍內廠房“騰籠換鳥”,盤出閒置重新招租,實現年增收數十萬元;全村95%左右的耕地流轉出去,村集體每年增收幾萬元……就這樣一筆加一筆,西馮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賬“好算了”。2020年,村集體全年可持續性收入突破100萬元。

摘下薄弱帽子,更要過好日子。村集體穩定增收,為老百姓辦實事底氣更足。幾年間,西馮村新建8畝多地的綠化遊園、先後建成12個停車場、14座公廁;新修擴建1條主幹道5條支道、97條鄉道全部實現硬質化;河道兩岸修建生態駁岸、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為讓村民有個更好的就醫環境,西馮村又投入6萬多元對村衛生室進行提檔升級……“住了這些年,沒想到咱西馮村現在成了‘幸福村’!”對於西馮村的蝶變,村民們話裏話外掩不住喜悅和自豪。

中午十一點半,村民張敏下班到家,他工作的車件廠離家騎車只需幾分鐘,吃過午飯還有充足的時間午休。他和妻子都在本村企業工作,夫婦倆每月工資收入加起來穩穩破萬元,還能照顧家庭。“我母親也在村裏另一家企業上班,父親也有工作,一家人日子過得去。”張敏笑著説。而除了工資收入,張敏一家還有四畝多地流轉出去,每年固定拿租金。孩子在附近小學就讀,一家三代人生活穩定富足。“光本村就有50多家企業,村民就業不成問題。”彭光明介紹,在西馮村,像張敏一樣留在本村就業生活的村民居多,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工作加上土地租金,一年收入能突破20萬元,“真正實現宜居宜業”。

集體經濟厚實、基礎設施完善、居民生活幸福是西馮村的最新標簽。“美麗鄉村不僅是環境美,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生活美。”彭光明告訴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今年村級發展的小目標已經初步明確,將繼續下功夫盤活閒置廠房增收利稅,打造重點農業項目富農增收,實施污水管網建設全覆蓋,村莊環境有亮點出特色,“為村民幸福感再‘加碼’!”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盧佳樂 通訊員 趙璐 黃少軍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