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忽悠“年後北京房價漲3成”

“現在北京的樓市就是一場開卷考試,不要再問了,就一個字:買。只要你有錢有資格,不管是首套自住,還是改善,還是學區,還是投資,都不要猶豫,趕緊買。”某一天,如果您在微網志看見這些內容,會不會慌得立馬拿包出門看房?

在這種自媒體鼓吹的“跳漲論”下,一些購房人開始恐慌購房,市場出現短期波動。

但記者連續多日探訪後發現,一些自媒體正在以忽悠“暴漲”為手段,放大購房人焦慮、拉動房地産市場漲價預期。從實際成交量看,雖然有零星學區房成交放量,但絕非樓市普漲。

大V説

“緊迫起來”房價要“跳漲”

將北京樓市比喻成“開卷考試”的,是名為“北京大馬鈴薯”的自媒體。1月17日,“北京大馬鈴薯”在賬號上推出了一篇聊房子的文章,直接勸説讀者:“最好在春節之前買好,尤其東西海朝這四個區……一定要緊迫起來,現在挂出來賣的二手房,實際房主真正靠譜能簽的連三分之一都沒有。”

有這種論調的還不止一人。“猶豫,錯失良機;觀望,追悔莫及”“2021年北京房子要不要買?別懷疑,必須買”……距離農曆2021年春節還有半個月時,平穩許久的北京樓市突然多出躁動的聲音。

在躁動之聲中,除了仲介機構業務員在帶看過程中透露“樓市正在升溫”論調外,“跳漲論”在自媒體平臺的傳播也很廣泛。

“現在的一線城市樓市,已經跟普通人沒有關係了,就拿北京舉例,最近一年,海淀龍頭學區漲了30個點,豪宅漲了20個點。”自媒體“房世子”1月22日在微網志寫的一段話,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有些自媒體的論調,則更為赤裸。微信公眾號“淘房軍師”直接發推送稱,“即便考慮到金融監管機構將嚴查經營貸,年後京滬房市還會有30%的上升幅度”,“購房人要買在暴漲前夜”。

“本來是想給娃換個學區好點的二手房,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不是太著急,可好幾個大V説房價要漲,弄得我也有點心慌。”近期正在看房的市民許先生十分擔心,這樣的“跳漲論”是否會直接影響自己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生活軌跡。

探市場

個案背後 房主誠心平價賣

真實的北京二手房市場如何?帶著許先生的疑問與擔憂,記者探訪了幾個區域。

海淀上地東裏是近期的熱點學區房小區。有媒體報道,1月24日,上地東裏成交了一套南北向70.66平方米的房子,總價為1095萬元,折合單價15.49萬元/平方米。

“臨近春節,新上房源比較少,和業主談價的空間確實不大。”鏈家經紀人小崔説,去年7月之後學區房的成交量有所增加,價格也在小幅上升,但15萬元/平方米的成交價是最貴的個案,不能代表什麼。

“我手裏就有一套80.65平方米的房子,滿五唯一,業主誠心賣,報價才12.3萬元/平方米。”他説。

“牛娃去海淀,普娃東西城。”這是流傳在北京家長群裏的一句話。當上地東裏的高價個案被不斷放大後,學區房再度成為熱詞。

可許先生用他的實際經歷告訴記者,即便是在海澱區,也有很多小區仍舊平穩:“我上周在肖家河看了套二手房,進小區時問保安看房人多不多,他説整整一天就來了兩個人,看房全程業主也都沒提漲價的事兒。”

在豐臺春園小區,當記者詢問經紀人最近二手房市場如何時,對方也表示,賣房週期的確比半年前快了,但價格並沒有太大浮動,大多數業主還能談價。

業內説

“小陽春”未到 不希望遭炒作

拋開個案,從數據上看,北京二手房市場在去年年末出現翹尾,第四季度的二手住宅月成交量仨月連漲,分別網簽了14330套、17268套、20944套。

到2021年1月,二手住宅成交儘管依然活躍,但月成交量已經回落到2萬套內,單月網簽了17513套。

“最近的翹尾現象,和學區房需求明顯上升有很大關係。”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的出國讀書人群回流,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個一線城市的學區房需求均明顯上升,帶動了市場回暖。

“除了個別學區房,其他區域和二手房業主還能談價呢。”海澱區的門店店長小李坦言,業主一夜漲價40萬元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屬於極端個案,而且大多數大V炒作者沒説上漲的只是報價而非成交價,“我其實不希望市場被炒作,放大不理性的預期,對誰都不好。”

小李告訴記者,每年四季度到下一年農曆春節前,相對來説都是學區房的成交活躍期,因為學區房買賣多是二套,需要足夠的換房週期,才能讓孩子順利入學,“不應該刻意放大這一輪‘暖冬’”。

“北京樓市屬於全國一、二線城市中最穩定的,購房杠桿難度最大,這種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高溫。”張大偉提到,主管部門此前已經表態,將嚴厲打擊惡意炒作和違規資金進入樓市,“當下的樓市遠遠未到‘小陽春’。”

(記者 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