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20日電 (國際觀察)入主白宮,拜登執政之路挑戰重重

新華社記者孫丁 許緣 劉品然

美國當選總統、民主黨人拜登20日在首都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在就職演講中,他稱美國當前面臨新冠疫情肆虐、社會不平等加劇、系統性種族主義、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危機與挑戰,呼籲國家團結,同時表示將打擊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和國內恐怖主義。

美國輿論普遍認為,拜登面臨的任務艱巨複雜,不僅要應對新冠疫情、經濟困境等“近憂”,還要面對債務膨脹、社會撕裂等“長期課題”,執政之路挑戰重重。

控制疫情

拜登就職前夕,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423萬例。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控制疫情是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挑戰。拜登在20日演講中也坦言:“我們正面臨可能是最艱難、最致命的病毒大流行。”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控制疫情是拜登上臺後的“頭號任務”,疫情如能得到控制,其他一些難題也有機會得到解決。美國馬利蘭大學研究員克萊·拉姆齊認為,能否控制疫情將影響民眾對新政府的信心。

據美國媒體報道,拜登此前公佈的抗疫措施包括:鼓勵所有人戴口罩;加強檢測和追蹤;通過動用《國防生産法》等手段促進新冠疫苗生産、儲存、分發和接種等。

在防疫措施、復工復産、醫療資源分配等問題上,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始終難以協調,疫苗分發進度也遠低於預期,而病例持續激增更讓專家擔憂醫療體系恐將“全面崩潰”。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健康保障中心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指出,拜登“最大、最持久的挑戰”是要應對公共衛生系統長期以來資金不足和被忽視的問題。

此外,美國《紐約時報》社論認為,為戰勝疫情,拜登政府還需要打贏一系列“政治戰役”,並設法化解長時間疫情引發的普遍倦怠情緒。

恢復經濟

美國經濟已被疫情攪得疲憊不堪,大量企業停工或破産,眾多勞動者失去工作,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居高不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隨著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經濟正經歷一個“艱難的冬天”。

拜登在此前公佈的百日施政計劃中,把恢復美國經濟作為優先事項。他已提出一項總額高達1.9萬億美元的所有經濟救助計劃,其中約1萬億美元將為受疫情衝擊的美國家庭提供經濟支援,約4400億美元為在疫情中掙扎的小企業和地方政府等提供援助。

儘管民主黨人手握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但席位優勢並不明顯,而不少共和黨人反對聯邦政府再度大幅擴張赤字和推高政府債務,這意味著拜登的救助計劃能否順利獲得國會通過尚未可知。加上參議院還需要審理針對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這可能會影響救助計劃在參議院的審議進程。

被拜登提名為新政府財政部長的美聯儲前主席耶倫日前表示,新冠疫情破壞廣泛,如果聯邦政府不採取進一步行動,美國經濟將可能經歷一場更加漫長而痛苦的衰退,並留下長期創傷。

不過,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邁克爾·博斯金認為,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應該是有限度的,鉅額財政赤字不能無限持續,利率終歸會上升,美國會在未來某個時刻為膨脹的債務付出代價。

彌合裂痕

過去4年,美國黨派政治愈演愈烈,社會撕裂不斷加劇,“白人至上主義”抬頭,種族對立情緒加重。1月6日的國會暴力事件更是將美國的分裂推向高潮。這種情況下,“團結”成為拜登就職演講中出現的高頻詞。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治、社會撕裂以及種族不平等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即便拜登努力化解這些矛盾,也不可能將其根除。

《紐約時報》網站分析説,拜登在國家遭受一連串打擊的情況下就職,目前尚不清楚他能否説服足夠多的美國人擺脫黨派之爭,並贏得這些人的認可。《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不僅面臨新冠疫情的挑戰,還要應對特朗普彈劾案、黨派矛盾尖銳等問題,這些都將增加他團結美國的難度。

在外交事務上,拜登將努力修補美國的國際形象以及與盟友的關係。上任首日,他就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並重回世界衛生組織。不過,已被提名為拜登政府國務卿的布林肯日前表示,基於過去幾年的情況,盟友和夥伴會對美國承諾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想要消除這些疑慮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