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千年古村茶香濃

眼下正是秋茶綻香的時節,驅車行駛在福建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蜿蜒的山道上,依稀能聞到茶葉的香氣。用村裏老固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兩固的話説:“這股茶香讓槐川人忘卻了幾輩子的煩惱。”

作為名茶鐵觀音的核心産區,槐川村全村80%人口以制茶、售茶為業,2020年每人平均茶産業年收入達到1.4萬元。每到茶葉採摘製作的季節,“淘茶客”便聞香而來。

為茶村留住傳統茶香

據陳兩固介紹,茶葉鮮葉固有香氣成分有50多種,而鐵觀音成品茶葉的香氣多達500多種。“香氣大多在茶葉加工過程中形成,制茶的任何環節出現偏差,茶葉味道就可能發生變化。”

陳兩固的女兒陳金燕從記事起,就知道制茶是件苦差事。每到採茶季,她就和父親、茶農一起泡在茶園裏,看著鐵觀音茶青經搖青、殺青、揉捻、烘乾,最後釋放出淡淡的蘭花香氣。和香氣一起留在她記憶裏的還有父親手腕上被篩子刮出的一道道深紅的印記。

那時候,1斤鐵觀音還換不來陳金燕一個學期的書本費。她感嘆道:“小時候,我以為窮困是茶人的宿命。”

20世紀90年代,鐵觀音火了起來。村裏的茶農逐漸放棄了傳統手工做法,轉向機器制茶尋求盈利空間。有人對陳兩固抱怨道:“茶鄉的茶,不香了!”

為了破解茶香流失之困,陳兩固牽頭成立了老固茶葉合作社,在茶園施用農家肥,改善土壤和茶園生態環境,茶葉品質連年提升。他堅持在合作社內推廣祖輩傳下來的制茶工法,開發鐵觀音製作技藝傳習課程,教授村民。

現在,槐川村再難聽到制茶機器聲,取而代之的是茶商訂貨的車流聲。“雖然制茶成本較之前增加了1倍多,但因傳統工法的鐵觀音茶香濃郁、銷路火爆,收入反倒增加了兩三成。”合作社成員陳皆得告訴記者,在槐川擁有10畝左右茶園的社員,每年純收入可達15萬元以上。

茶農“整編”抱團發展

陳兩固的合作社並不是槐川村唯一的一家。在這個人口不到3200人的村莊裏,還有12家茶葉專業合作社,90%以上的村民是合作社成員。

“大樹底下好乘涼!”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社員陳家義感嘆道,加入茶葉合作社後,用不著再去應付茶商,他把自己的20多畝茶園挂靠到了合作社裏,由茶葉龍頭企業進行生産銷售,他只負責“地裏的事兒”,每年比以前自産自銷多賺3成。

在合作社負責人陳慶蕓看來,沒有合作社以前,槐川以茶為生的村民缺乏市場資訊,種植、加工、行銷的過程中,缺乏加工標準,闖市場難。

“各戶社員採摘茶青樣品烘乾後,由合作社統一送檢,檢測後如發現未達到綠色食品要求的茶園,馬上挖除茶樹,進行土壤改造,秋後重新種植。”陳慶蕓告訴記者,合作社“整編”從茶樹的“健康體檢”開始發力。

在排除“健康指標”異常的茶樹後,茶農還要將土壤送檢,測土配方,按需進補,通過合理補充土壤所需的肥力成分,減少盲目施肥所致的土地肥力失調,保持茶樹“優生優育”,長出生態好茶。

2013年成立的慶蕓合作社,現在每年可銷售700噸社員茶葉,産值達1億元。2019年,合作社社員茶葉均價達150元以上,收益提升20%,社員每戶收入可達10多萬元。

在感德鎮黨委書記高剛福看來,“公司+合作社+聯保小組+茶農”的模式把茶農和市場聯繫起來,提高了生産的組織化、規範化程度。

為加快推廣合作社模式,當地政府出臺政策鼓勵茶園流轉,將茶農的茶園作價入股茶葉專業合作社,嫁接股份制經濟成分, 推動茶農“抱團”發展。

茶香裏飄來“生態味”

在槐川村周邊的茶山上,時常能看到二三十名工人分組有序地在茶壟間揮鋤除去茶樹,讓緊挨在一起的茶樹獲得伸枝展葉的空間。

“茶壟不再密密麻麻,留足茶樹該有的‘呼吸’空間。”感德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蘇清德介紹,該中心與鎮執法大隊聯合,每天組織30人左右,按計劃實施間伐管理。

過去為追求短期利益,茶樹種植過分密集、梯壁全部剃光,茶山生態被嚴重破壞。

為了挽救茶山,槐川村試行“山長制”。各級山長分工明確,督促抓好植樹造林、水土保持,通過退茶還林、茶樹留高和梯壁留草措施,進行茶山生態修復。對於實施茶樹樹冠留高培育,梯壁留草種草的茶農,當地政府還給予每畝1500元補助。

最後一波秋茶採摘之後,滿山遍野的茶樹休養生息,等待來年再吐新芽。

李潤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