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中國價值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潘維廉的西藏見聞(   / 1 )

發佈時間:2020-09-16 14:01:06  |  來源:北京週報社  |  作者:潘維廉  |  責任編輯:吳疆
分享到:

  1994年,為了解中國邊遠地區的改革力度,我帶著妻兒驅車環遊中國,行程近4萬公里。那次遠行,最讓我嚮往的莫過於位於中國西南的西藏自治區。兒時,我曾讀過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發表的小説《迷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書中描繪了位於高山之巔的人間天堂。打那時起,我就夢想著有一天去西藏看看。

  當我們的麵包車吭哧吭哧地爬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準備進入西藏時,閃電擊中了附近的山峰,冰雹猛砸在我們車上。難道老天爺不讓我圓兒時的夢想?

  最終,我們還是抵達了藏北的安多縣,並在一間靠燒牦牛糞取暖的小房間裏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當四個身材高大、皮膚黝黑、身著彩色衣服的藏人手持匕首向我走來時,我被嚇壞了。只見他們咧嘴一笑,揉了揉我兒子金色的頭髮,用磕磕巴巴的普通話靦腆地問道:“能拍照嗎?”

1994年,老潘的兒子與藏族牧民合影。(受權圖片)

  雖然我很喜歡西藏和藏族人,但彼時西藏惡劣的生活條件和貧困狀況,讓我倍感沮喪。西方曾將西藏美化為神秘的香格里拉,但現實卻很殘酷。在如此高的海拔,沒有樹木,動植物寥寥無幾,就連藏族人都舉步維艱。

  西藏地處偏遠,海拔高,氣候惡劣,有望脫貧嗎?25年後,我重訪西藏,看到了希望。

西藏變遷

2019年,老潘重遊西藏。(受權圖片)

  2019年,為了實地觀察中國2020年脫貧攻堅戰的落實情況,我和廈大的同事開車週游中國,行程近2萬公里。沿途經過的地方,哪怕是西藏最偏遠的縣,變化之大令我們咂舌。

雙湖光伏電站

  西藏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由於空氣中氧氣稀薄,雙湖也被稱為“生命禁區”。在雙湖1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生活著14398人。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當地政府為貧困牧民建造了藏式民居,並花費3.2億元建了光伏電站,為縣城的3000名居民供電。

  那曲市委副秘書長、雙湖縣委副書記梁楠鬱説:“建光伏電站,每人平均成本10萬元左右,並無經濟效益。政府這樣做,只是為了讓雙湖的老百姓能用上電。”梁楠鬱是來自北京中國石油總部的援藏幹部,主要職責是幫助“生命禁區”的人們擺脫貧困。

位於羌塘無人區的普若崗日冰川。(顧立峰攝)

  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河流的發源地。每一塊草場的修復,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為了保護脆弱的高原生態系統,當地政府引導藏民科學放牧,並且安排了生態補償崗位。

  如今,得益於政府投資、建藏人員的付出以及中石油等公司的援建,雙湖藏族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每人平均壽命也變長了。2002年以來,中石油已投入4億元,在雙湖縣援建110個扶貧項目。

知識改變命運

2012年5月10日,益西旦增(中)參加美國堪薩斯大學碩士研究生的畢業典禮。(受權圖片)

  然而,真正讓西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是政府對教育的投入。

  在拉薩,我見到了廈大史上首位藏族畢業生益西旦增。他出生於一個小村莊,人口僅有200人。如今,他已是西藏大學的副教授。從廈大畢業後,益西旦增先後赴美國、新加坡留學,獲得了海外雙碩士,可謂前途無量。但是,優質的高等教育給益西旦增帶來的不是優越感,而是責任感。

  益西旦增説:“從廈大畢業後,不少內地朋友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創業計劃。但我認為,自己作為西藏教育政策的受益者應該回到拉薩去,為改善西藏教育做貢獻,為建設西藏添磚加瓦。”

  對於藏族青年擁有的新機會,他心懷感激。他説:“這些年來,我看到了西藏教育的變化。坦白説,25年前,像我這樣來自普通家庭的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受如此優質的教育,而且都是免費的!”

  “你們村的生活有改變嗎?”我問道。

  他説:“小時候,我們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生活條件很簡陋。如今,我們村有了電視、冰箱和網際網路。人人用微信與他人聯絡。在農村,生活比城市還要好。政府對農村水電價格進行補貼。如果農牧民想去醫院看病,政府報銷70%或80%的費用。藏族人的房子比以前更漂亮、更寬敞,也有自己的汽車和卡車,就像美國中西部的居民一樣。”

西藏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大幅改善。

  我本人也看到了西藏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即使在偏遠的山谷,也能看到卡車在運送專供電商的西藏産品。今年1月至6月,西藏網路零售額達24.59億元,同比增長19.72%。

老潘與益西旦增交談。(受權圖片)

  “出國留學後,你為什麼堅持回西藏大學任教?”我問。

  益西旦增説:“我曾經擁有的教育機會,是很多朋友做夢也無法擁有的。我有責任回到家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看到和經歷過的事情,與朋友分享。我寫了一本書,題為《遠方的西藏》,鼓勵朋友、學生和孩子們努力工作,勇於追求夢想。每次上課,我都會提醒學生,一定要胸懷遠大志向。看看我,我都能做到了!我去過的所有地方,他們也一定可以抵達。”

  益西旦增還説,為幫助藏族青年和其他少數民族青年創業,政府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他説:“我有些朋友是律師、教師和教授。與25年前相比,有個很大的變化是,過去家長希望孩子留在家裏,在本地工作。如今,他們意識到,教育比在工地打工賺快錢更重要。所以,他們很樂意送孩子上學。”

  “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未來西藏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問道。

  他説:“西藏人民的生活品質會迅速提高,而且這種狀態會持續下去。”

  目前,益西旦增正在四川大學藏學所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西藏曆史、社會和經濟。他説,一旦完成學業,還會返回西藏大學任教。他人生的兩大目標始終是:為改善西藏教育做貢獻,為建設西藏添磚加瓦。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