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69年前,一首描寫建設川藏公路艱苦歲月的歌曲《歌唱二郎山》唱響大江南北,將當年築路大軍“讓高山低頭,讓河流讓道”的豪邁展現得淋漓盡致。1950年,人民解放軍一路向西,一邊進軍西藏,一邊修築從成都至拉薩的公路。先後建成一南一北兩條經甘孜聯通西藏的公路,即今天的國道318線和國道317線,被稱為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川藏公路從建成那一天起,就成為一條生命線、經濟線,也成為一條展現河山壯美的風景線、旅遊線,推動藏族聚居區經濟社會滾滾向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村民住房

一條生命線 連接川藏近70年  

今天,走在大渡河谷,穿行在二郎山間,見證的是西部交通發展的歷史,感受的是時代的變遷。   

當年十八軍修築的翻越二郎山的川藏公路老路尚存。這段路如今除了上山放牧的村民、巡山的林場工人、越野發燒友外,已經鮮有人走。當地人回憶,二郎山是青藏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可謂華西雨屏,因而山高谷深,雨雪極多,翻越二郎山的路也極其難走。當地有名諺:“扯過二郎山,像過鬼門關,僥倖不翻車,也要凍三天。”   

李先鴻師傅1994年便在川藏線上跑貨車,對於他來説,花十來天時間把川藏線跑完是常事。有一次,二郎山塌方,他的車在路上堵了48天。即便如此,李師傅還是感謝這條路,因為有了川藏線,甘孜以及更多的藏族聚居區才得以與外界聯繫。川藏線,成為甘孜、昌都等藏族聚居區各族群眾連接外界的生命通道。   

如果未經歷過封閉和交通的限制,極難理解川藏公路生命線的意義。甘孜州巴塘縣竹巴龍鄉,意為劃皮艇的地方,歷來就是金沙江上的渡口,與西藏隔金沙江相望,可謂因川藏線而生。鄉民們依賴川藏線帶來生活生産物資,因川藏線鄉民們的物産才變成了收入,有了運輸、修車等多樣的就業,竹巴龍鄉從蒙昧走向現代文明。   

2018年12月,金沙江發生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泄洪時將金沙江新老兩座大橋完全沖毀,川藏線路基也被衝壞。竹巴龍鄉的群眾過不了江,上下不得,後經交通部門等緊急搶修,在金沙江上架起了一座臨時鋼橋,可過30噸貨車。沖毀的公路也全部重建,村民們恢復了正常生産生活。已經66歲的竹巴龍鄉竹巴龍村村民格戎朱扎經歷了川藏線的各種變化,“門前的公路就是我們村民的生命,沒有路,我們沒有今天!”讓他興奮的是,金沙江上即將新建設兩座大橋,徹底改變臨時橋梁無法滿足大載重車通行的制約。   

與竹巴龍鄉形成對比的是巴塘縣甲英鄉波戈西村。村子海拔4600多米,與縣城隔著數座大山,不通公路。200多名村民平時買食用鹽都要背上乾糧走上3天,中途還要在山上露宿,到了冬天則無法出行。經歷艱難困境後,全村人決定借助精準扶貧之機整村易地搬遷,將村子搬遷到了川藏線上靠近縣城的一塊臺地上。靠著公路,村民次乃租了一輛車跑出租,每月有3000元的純收入,收入大幅增加,一下子擺脫了貧困。過去住校須隔一兩周翻山越嶺才能相見的孩子每天回家,一家人其樂融融。 交通,無疑是改變藏族聚居區的最重要的基礎條件。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便一直致力於不斷改善藏族聚居區的交通條件。川藏線每年都在維修、改善,大的改擴建就至少有3次。早在2001年,最難通行的二郎山隧道投入使用,翻越時間大大縮短。最近幾年,高爾寺山、剪子彎山等一系列高山已經修通了隧道,冬天也可輕鬆穿行在川藏線上。西藏芒康段,川藏南線的新一輪改造正在進行,拓寬、取直......將讓未來的通行更安全舒適。   

如今,高速路通到了康定。過去康定到成都一天的路程縮短到了3個小時。康定、昌都等地都修建了機場,人們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   

現在,川藏鐵路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勘察設計。川藏之間,將由單一的公路交通拓展為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方式,大大加強了藏族聚居區與內地的聯繫。   

一條致富線 牽動藏族聚居區滾滾向前

雅礱江畔,川藏公路橫穿雅江縣,將雅江深切峽谷裏的資源變成農牧民的財富,是川藏公路近年來展現的魔力。八角樓鄉日基村就在川藏公路邊,是川藏南線的必經之地。利用這裡便捷的交通,雅江縣在這裡建起了松茸産業園,利用獨特的環境及其資源生産各類食用菌,已經帶動40多戶家庭參與菌種生産,年産菌種超過300萬袋,有數百人就業。八角樓鄉帕姆伶村村民李尼瑪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隨時可以到園區企業打工,他把鹽漬的食用菌進行分類和包裝,一天有200元的收入。   

同時,雅江縣還整合30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産業扶持資金1000萬元,建立集體經濟的“飛地産業”,帶動1980戶貧困戶致富。   

松茸産業園的投資者甘孜日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虎説,園區建設已經5個年頭,投資不斷加大,就是因為這裡有充足的菌類資源,交通越來越便捷,“我們的加工罐頭、幹品等還出口俄羅斯!”   

一條旅遊線 中國的景觀大道  

川藏線,跨越高山,趟過河流,跨越雅安、甘孜、昌都、林芝等多民族聚居之地,可謂風景無限,風情獨具。在網路上曾有這樣的評價:在川藏公路上的每一段風景,都勝過內地不少的著名景區。的確,川藏公路將秀美河山串聯,將民族風情唯美呈現。   

川藏線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這條景觀大道串起了二郎山、折多山、高爾寺山、剪子彎山、雀兒山等高山,連接了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眾多河流,跨越峽谷、高山、草原、冰川等地貌,隨時感受多變的氣候。正是這些多元的因素,給人們帶來了視覺的盛宴,旅途的特別感受。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穿梭在川藏線上,也滋養出川藏線上更多的農家樂、民俗、景區、旅遊小鎮等嶄新的經濟形態,越來越多的川藏線周邊群眾吃上了旅遊飯。   

剪子彎山前的雅江縣香格宗村,川藏南線的必經之地。這一意為“狼村”的村子位置適中,10多年前就有不少的徒步、騎行驢友投宿。凡有求助者,村民布珠總是熱心免費服務,喝酥油茶、烤火、聊民俗,看三個女兒跳舞,騎行者們鼓動布珠開客棧掙錢。於是,布珠將自己的藏房改造成布珠客棧。布珠客棧定價便宜,剛開始的時候,旺季投宿的每天有二三十人,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布珠客棧成了網紅店,布珠又在老房旁邊建設了兩幢房。   

在布珠客棧,到處挂滿了騎行者的隊旗,各處的墻上寫滿了數不清的塗鴉,留言簿寫了近30本。這些留言,一部分是給布珠及家人的謝意,而更多的是旅行者留存在此的自己的抒懷與記憶。   

“驢友經濟”不僅把香格宗村這樣的小山村一步步變為美麗的旅遊新村,也使得川藏沿線的旅遊發展更加活躍。過去深藏不露的雪山、冰川、高山草甸等都成為旅行者心心唸唸的地方。   

在川藏線甘孜段,每每在公路翻越高山埡口附近,都精心設置了觀景臺,配置停車場、廁所等服務設施,極大地方便了遊客。長達上千公里的川藏線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注腳,是不少人一生中必定要走一次的地方。  

(本文1月19日首發于《今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