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次增設4000平方米“非物質文化遺産暨中華老字號”展區,其中上海展區佔地面積702平方米,以“遇見上海”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上海的歷史與未來、商業與文化、生活與藝術,其中不少展品背後,還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
提起培羅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裝,但是在此次的展示中,培羅蒙不僅中展現了傳統的奉幫裁縫縫紉技藝,還展示了歷經144道工序製作而成的國禮中華服,以及高級定制中華服。
圖説:培羅蒙西裝展示。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培羅蒙研發設計的中華服,保留了中山裝的外型,並更注重三圍尺寸比,胸腰圍度差量更大,突出腰線,強調胸部飽滿,下襬貼臀,與傳統的中山裝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大膽引入中華服飾元素——立領,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龍的精神,又不乏21世紀的時尚元素,堪稱中國服飾文化的精髓和典範。
圖説:遵義藤編自行車全車展示。受訪者供圖
如果説,培羅蒙的創新,為的是驅動傳統文化跟上時代的審美。那麼,上海老字號鳳凰自行車與非遺項目遵義藤編的跨界亮相,則顯示出創新也可以成為精準扶貧的驅動力。據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運營總監章莉莉介紹,上海和貴州遵義是對口援建城市,在上海大學承辦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中,上海美院師生對遵義非遺傳承人進行教學和協助研發,鳳凰自行車牽手貴州遵義藤編非遺傳承人,共同研發製作了充滿田園氣息的前車籃和後尾包,引領非遺工藝走入商業化運作。
圖説:《上海童謠》交互動畫視頻片段。守白藝術公號
在此次“遇見上海”的石庫門展館中,由上海守白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授權,同濟大學交互動畫設計團隊完成的李守柏17米剪紙長卷《上海童謠》交互動畫視頻格外引人注目。在首屆進博會上,“一分鐘剪紙”讓李守白及其女兒李詩憶父女倆成為展會上的熱門話題,他們的互動剪紙帶動了整個非遺展館的文化熱潮,父女檔非遺現場秀受到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道。而在此次的進博會上,膾炙人口的上海童謠,加上童謠裏娃娃們玩耍的場景,讓非遺剪紙變成了一種“公共藝術”。
“遇見上海”,看到的不僅是歷史,更有未來,展現的不僅有商業,更有文化,而且還有生活與藝術的結合。充分展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這也是舉辦進博會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