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見底的河渠如緞帶纏繞著肥沃的田野,一座座造型古樸、色彩和諧的小屋點綴其間……走進湖南瀏陽官渡鎮竹聯村,如在詩畫中徜徉。近年來,湖南在推行“河長制”中創新小微水體管護治理,譜寫治水美村新篇章。
圖為竹聯村用於凈水的人工濕地。
竹聯村採取“三級沉澱+人工濕地”的四級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生活污水處理中心佔地480平方米,投資68萬元,對民宿區80多戶村民生活污水進行分片集中處理,村民的生活污水經過自家化糞池三級沉澱後,通過管網統一收集進入處理中心,實現雨污分流。該系統設有發酵池、凈水的人工濕地等,過濾後經過人工濕地用於灌溉。
圖為位於居民屋後的三格式化糞池。
2013年以來,竹聯村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對全村範圍內尚未改造的旱廁進行集中殲滅。
圖為竹聯村垃圾資源回收站。
竹聯村垃圾分類村民參與率達100%,垃圾分類正常率達88%,垃圾分類減量為70%。
圖為竹聯村村內的水渠。
該村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現有10條渠道,長度共計7600米。渠道內的水可用於洗衣、灌溉等。
圖為瀏陽達滸鎮書香村“荷花+龍蝦”基地。
“蓄、凈、美、親”是書香村小微水體管護的主要經驗,通過對片區內的溝渠塘壩開展清淤擴容,並對於破損部位進行修繕,不斷提升小微水體的蓄水能力和流動能力,讓水存得下來、流得起來。“凈”就是通過發展“荷花+龍蝦”的特色生態養殖,在荷塘裏套養小龍蝦,實現小龍蝦與荷塘良性迴圈,讓小微水體凈起來。
圖為書香村景觀浮島。
“美”就是通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五治”工作,對有再利用價值的舊房,進行有效改造,建成群眾的“達人館”“老學堂”等公益活動場所,同時,在各個水體周邊種植草皮及景觀樹,實現水邊美化,在水塘、溝渠等小微水體中設置景觀浮島,並在浮島上栽種具有觀賞價值和凈化功能的植物,讓水景美起來。
龍船泉旁,一位村民正在這裡取水。
“親”就是通過修繕桃花泉、龍船泉等有數百年曆史的古井,讓清涼甘冽的泉水常流不息,並充分發掘古井背後的人文趣史,打造“親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