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政府與歐盟簽訂“脫歐”協議,這就是最後的答案?

恐怕沒那麼容易破題。

10月1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宣佈,歐盟委員會已與英國政府就新的“脫歐”方案達成一致。

容克表示,新協議對歐盟和英國來説是一份“公平且平衡”的協議。

當天,除英國外的歐盟27個成員國領導人一致通過決議,支援歐盟委員會當天與英國政府達成的最新“脫歐”協議。

無言的結局?

2018年11月22日公佈的“脫歐協議”,原本規定了2019年3月29日的脫歐最後期限,和2020年12月31日截止的脫歐“過渡期”。

但這份協議卻在工黨、自由民主黨反脫歐人士的阻撓下,在英國下院三次(算上非正式的一次則為四次)表決不過。原首相特雷莎·梅挂冠而去,主張“不惜硬脫歐”的約翰遜繼任首相。

但約翰遜也並沒有“脫歐標準答案”:他聲稱“爭取軟脫歐、不怕硬脫歐”,卻發現真正下手去做時無從著力、“軟硬不得”,最後導致“議會停擺”,有人則開始“呼籲提前選舉”。

10月2日,約翰遜向歐盟提交的“新方案”也遭到冷遇。他此次在布魯塞爾的努力,實際上已是10月31日前他所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

按照原本達成的脫歐協議,英國和歐盟暫時通過一個類似“關稅同盟”的臨時機制,確保在脫歐後一段時間內英國-歐盟間仍維持目前的零關稅機制。

這樣一來,也就無需考慮在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設立邊界管制的問題。雙方將在2020年7月前進行“充分協商”,以尋求解決方案。若尋求不到,期滿後將恢復愛爾蘭-北愛爾蘭邊界控制,整個英國和歐盟間恢復互相徵收關稅的“前歐盟時代”狀態。

這個方案,實際上等於給英國設立了一個“關稅過渡期”,但又不讓英國單獨掌握這個“過渡期”的節奏。

▲英女王在議會發表演講:政府當務之急是10月底“脫歐”。圖片來源/BBC視頻截圖

英女王在議會發表演講:政府當務之急是10月底“脫歐”。圖片來源/BBC視頻截圖

而約翰遜則建議在10月31日脫歐期限後,英國本土和北愛爾蘭實行不同的關稅政策。後者仍暫時留在“歐盟關稅區”,而從英國本土進出北愛爾蘭的貨物則要徵收關稅。如此操縱,愛爾蘭-北愛爾蘭就等於保持“脫歐”前的關稅互免現狀。

北愛爾蘭和愛爾蘭間的“管制協議”四年一續簽,約翰遜建議這一“脫歐臨時安排”也與之同步,每四年審核並續簽一次,只有北愛爾蘭議會通過脫歐協議,才會在愛爾蘭-北愛爾蘭間恢復邊界管制和關稅。

10月17日的“最終版本”,則更接近歐盟的方案,只是在“過渡期”方面作出些讓步。協議規定“暫時維持至2020年底,如果協議達成則為14個月,甚至一到兩年”。從整個愛爾蘭島發往歐洲的産品必須符合歐洲標準,且必須由英國海關進行檢查。

不過,約翰遜和容克都表示,這“就是最後的答案”,“無論如何,10月31日是脫歐‘最後的最後期限’”。

真的如此嗎?

繞不過去的英國下院

布魯塞爾的領導人們紛紛呼籲27個歐盟國家議會儘快批准這一協議。

問題是,這個協議同樣需要英國下院的批准。

10月17日,下院以287票贊成、275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一項決議,批准在19日(週六)召開特別會議,以“緊急表決”這個最新版(據説也是最終版)的脫歐協議。

這個效率可謂“從嚴務實、雷厲風行”。但同意開會是一回事,在同意召開的會議上表決通過脫歐協議,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此前,最大的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已明確表示反對協議通過。自由民主黨雖暫未表態,但立場估計也不會相差太多。在英國下院通過一項協議,需要320張贊成票,但目前,保守黨只剩下297個議席,且這297人中反對協議的恐怕也仍不在少數。

更麻煩的是,下院內保守黨唯一的同盟——北愛爾蘭地方政黨北愛民主統一黨也表示反對。這個黨在下院有10個議席,其中至少7人已表示“將投反對票”,這幾乎意味著第四(或第五)次對脫歐協議的否決近在眼前。

那麼怎麼辦?要知道,現在離10月31日的“最後期限”只剩下不到兩周。

結局,依然有懸念

眼下,不過歐盟首席脫歐談判代表巴尼耶、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是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都對約翰遜的艱難處境冷靜旁觀。他們只是按部就班地將進程向脫歐最後期限推進。

這其實也符合約翰遜的一貫主張,即“軟硬都好,但到點必須脫歐”。正因如此,在“最後答案”出爐後,他立即聲稱“絕不反悔”、“絕不要求再度延期”。

問題是,他並非第一次做如此決絕的聲明瞭,但下院不配合,黨外不買賬,甚至黨內也遠非個個支援,他也沒有辦法。

若19日下院表決再度不過,甚至下周下院又通過一些讓他更加彆扭的難題(如“責令內閣向歐盟提出延期要求”之類),他恐怕還會再次做出如是表態。

問題是,表態之後呢?

此次馬克龍、巴尼耶們的冷靜旁觀再次表明,他們對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早已見怪不怪,並不打算在此時此刻給予更多的寬慰了。

而英國朝野對脫歐的分歧,遠非局限于諸如愛爾蘭-北愛爾蘭這樣的細枝末節,而是連是否脫歐都依然在各執一詞。

19日的協議表決,恐怕不會有什麼懸念。但也因如此,31日的“最後期限”會有更多懸念産生。讓我們靜待那個未知的“然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