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前,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于新中國成立當天下午掛牌辦公。1950年,為了讓全世界人民了解新中國,在總編輯喬冠華的領導下,創辦了英文半月刊《人民中國》,人民中國雜誌社由此起步。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日文版《人民中國》創刊。在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關懷下,日文版《人民中國》在日本公開發行,讀者對象很快遍及日本各階層,為打開中日民間交流渠道,擴大日本公眾對華了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外文局建局70週年節點上,我們共同回顧日文版《人民中國》66年來“以文化人”的風雨歷程。
《人民中國》(日文版)創刊號(1953年第1期)
重溫“以文化人”初心
在20世紀50年代草創初期,《人民中國》日文版政論性文章偏多。由於稿件大多從英文版直接翻譯,有明顯的翻譯痕跡,讀者反映“洋味兒”重。50年代中期,《人民中國》日文版調整了編輯采寫方針,調動日本專家參與編輯的積極性,從中文翻譯日文或日文直接成稿的稿件比例明顯增多。
《人民中國》20世紀50年代版面掠影
1963年初,廖承志同志對《人民中國》日文版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要求日文版《人民中國》要逐步向真正綜合性月刊方向發展,內容和文風向更加輕鬆、幽默、靈活、大膽的方向調整。
《廖承志文集》所收錄的《日文版<人民中國>要逐步向真正綜合性月刊方向發展》文稿
在此指示精神指導下,當年6月,人民中國雜誌社組團赴日調研,對編輯方針作出重大調整,文化外宣成為《人民中國》的重要支柱。
1963年6月,以時任外文出版社(中國外文局前身)社長羅俊為團長的慶祝《人民中國》創刊10週年訪日代表團與日本讀者座談
《人民中國》20世紀60年代版面掠影
70年代,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的大背景下,《人民中國》積極報道中日關係,成為日本公眾了解中國的重要品牌期刊。
《人民中國》20世紀70年代版面掠影
70年代末80年代初,時任總編輯車慕奇不畏艱苦條件,帶隊沿著古絲綢之路深入採訪,形成長篇系列連載《絲綢之路今與昔》,為後來的日本廣播協會(NHK)與中央電視臺合拍紀錄片《絲綢之路》提供了大量線索,體現了老一代《人民中國》編輯記者的“四力”功底。受此影響,幾乎與此同時,《人民中國》骨幹記者沈興大與劉世昭完成了騎自行車採訪京杭大運河的壯舉,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運河熱”。
1979-1981年,《人民中國》開設連載專欄《絲綢之路今與昔》
1981-1983年,沈興大和劉世昭從北京到杭州騎行5000公里,採訪京杭大運河
回顧《人民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兩個發展高峰,中國文化要素在針對日本的精準傳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人民中國》20世紀80年代版面掠影
90年代《人民中國》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文化報道風格。這一時期,中國各地大量活態的民俗文化現場報道是《人民中國》的一大亮點。
《人民中國》20世紀90年代版面掠影
進入新世紀,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文化軟實力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用進一步彰顯。同時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崛起,也給傳統的紙媒刊物帶來了衝擊。在這一時期,《人民中國》完成了全彩改版,重新整理了編輯理念、讀者定位和期刊定位。新世紀頭十年裏,完成了快速報道轉型,強化了“東張西望”“李順然的文化隨筆”等深度文化評論,對當代文化的關注也進一步加大。“中國的世界遺産” “十三億人的生活革命”等金牌欄目體現了新世紀的創新意識。這一時期,業務領導駐站等本土化機制確立,在日本的本土策劃與報道指導得到加強;在新的讀者定位引領下開始探索運用流行文化因素爭取年輕讀者;同時對歷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故事進行深度挖掘;打造活動平臺、增強報道互動的嘗試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人民中國》21世紀頭十年版面掠影
開發多層次文化資源發展創新
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關係波詭雲譎,中日關係經受了嚴峻考驗。日本購島事件發生之後,中日關係陷入谷底。如何在前所未有的形勢下保持定力,發展創新,《人民中國》面對著全新的課題。
針對民調顯示日本民眾對華好感度長期偏低,以及中日友好事業在日本後繼乏人等現實問題,《人民中國》調整了主攻重點,確定了以文化、故事、溫度與情懷為主要內容與形式的報道方法。本土化機制使我們得以通過日本前政要、學者、智庫專家發表冷靜客觀言論,向讀者解讀中國發展與中日關係。五年前我們接手承辦的“北京-東京論壇”為我們在這些方面進一步增添了人脈資源。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日本讀者對紙媒期刊還有較強認可度,同時對新媒體也有很大期待。對此,《人民中國》採取“此強彼強”的發展戰略,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內容上相互促進,吸引了大批年輕讀者。雜誌、網站、微網志賬號、微信公眾號、推特賬號、臉書賬號等實現媒體融合,報道內容的多種形態發佈提高了《人民中國》的整體品牌效應,受眾在中日兩國實現均衡增長,總數已經是單純紙質版時期的7、8倍。
《人民中國》2010年以來的版面掠影
《人民中國》統一品牌下的網站(中)、微信公眾號(右)、推特賬號(左)等新媒體平臺與紙質期刊融合發展,相互促進
《人民中國》在實踐中認識到,針對屬於東亞漢字圈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日本,運用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流行文化等各種層次的資源進行有機的整體發掘,結合時代發展變化,可以更好地貼近受眾思維,為讀者提供有效服務。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是幫助日本讀者理解中國國情的有效切入點。運用漫畫形式創新性地介紹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化的“最炫民族風”,以及充分運用歷史人文要素展現大美中國的“美麗中國”收到了較好的報道效果。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始終是對外介紹中國文化的最好載體。二十四節氣體現了中國農本文化的核心精神,也為日韓等東亞國家共用。二十四節氣文化的背後,體現了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東方國家共有的哲學智慧,在文學層面和美學層面,也為各國人民津津樂道。《人民中國》從三年前開始探索推出以謳歌二十四節氣風物的日文俳句和中文漢俳為內容的文化欄目。
《人民中國》雜誌《二十四節氣與花》欄目版面
漢俳與俳句的互動,很好地詮釋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很多中日讀者參與接龍,使這個欄目呈現開放形態。日本主流媒體也對這一嘗試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漢俳的形式中日兩國人士都可讀,對中日文化交流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甚至可以為兩國首腦外交助興。由此可見中國文化在東亞的影響,和文化本身的力量。
運用流行文化的漫畫形式對突發事件進行速報,曾産生了一個現象級報道案例。2016年熊本發生地震時,我們策劃了一幅熊貓給熊本熊送竹筍的原創漫畫,體現來自中國的慰問。儘管當時中日關係還處在低潮,但兩隻憨態可掬的熊走到一起的形象,超越了中日關係中現實的隔閡,萌化了許多讀者。地震發生第二天推出的這個動漫形象引發了網路上大量的模倣。日本電視臺破天荒地為此採訪了本刊。而在與日本右翼APA酒店老闆進行抗議鬥爭的過程中,這幅熊貓漫畫又成為中國呼籲和平正義、主張中日友好的象徵。
我們還把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作為LOGO用在中日青少年交流上。我社策劃的“熊貓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徵文大賽,如今已進行了六年,憨態可掬的熊貓吸引2000多名日本青年投稿,近百名優秀獲獎者受邀來華訪問。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前夕,習近平主席給“熊貓杯”獲獎者回信,鼓勵更多日本青年投身中日友好事業。
這種流行文化要素與現實青少年交流互動探索讓我們看到了新希望。如今“熊貓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徵文大賽和“悟空杯”中日漫畫大賽成為人民中國雜誌社中日青年交流的兩大活動品牌,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中日青年參加進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現代文化要素也給我們的對日報道提供了許多鮮活的資源。《人民中國》2019年第10期新中國70週年特輯稿件,就由中日雙方見證者的感人故事構成,這樣的中日友好系列故事成為《人民中國》報道新亮點。譬如:受周總理邀請訪華後50多年來始終致力於中日友好的老讀者神宮寺敬一家人的故事;魯迅與內山書店兩家三代人的故事;松山芭蕾舞團白毛女三代喜兒的故事;栗原小卷的銀幕形象感動一代代中國人的故事……這些動人心弦的感人故事,成為我們溫故知新,引導中日年輕一代投身中日友好的不竭動力。
《人民中國》2019年第10期特輯《光輝的七十年》部分版面
在諸多故事中獨放異彩的,還是我們今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策劃的一部漫畫書——《血與心 日籍解放軍戰士砂原惠的傳奇人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砂原惠的日本老人。他少年時代在東北經歷日本戰敗,淪為地主的放牛娃。解放軍的到來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在土改中被評為雇農並分到了土地,為了保衛自己的土改果實,他報名參加了解放軍,跟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後來他又報名參加志願軍走上朝鮮戰場,併為初創期的人民空軍航校做出了貢獻。回到日本後,他始終不忘初心,畢生從事中日友好運動。他在天津辦廠,卻從不拿工廠的工資,他把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作為自己畢生的座右銘。他的名言是,“雖然在血統上和法律上日本是我的祖國,但中國永遠是我精神上的祖國” 。運用漫畫形式講述的這個傳奇故事,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對兩國青少年都將是很好的生動歷史教育。
砂原惠2015年應邀來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血與心 日籍解放軍戰士砂原惠的傳奇人生》)
目前,這本漫畫書的中文版已經確定由人民中國雜誌社和新星出版社在國慶節前聯合推出,其日文版也擬由中日出版聯盟成員、《人民中國》日本總代銷東方書店在2020年3月前在日本推出。《人民中國》將自今年第11期起連載,並將在微信公眾號上同時推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外文局的賀信中,希望中國外文局以建局70週年為新的起點,“把握時代大勢,發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更好向世界介紹新時代的中國,更好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這也為《人民中國》進一步守正創新指明瞭努力方向。《人民中國》將在新的起跑線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延續“以文化人”的傳統,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化融會貫通,利用最新流行文化要素進行內容創新,堅持形式與內容、動機與效果的高度統一,用外國受眾能夠接受並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