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外文局旗下多語種期刊創刊號封面。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也是中國外文局建局70週年。
在北京百萬莊大街24號,中國外文局(也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大院裏有這樣幾家雜誌,他們是新中國最早的向世界説明中國、講述中國故事的雜誌,也是當時外國人了解中國的屈指可數的窗口,至今仍是國際傳播的主力軍!
70年來,他們忠實記錄新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向國外讀者報道中國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介紹博大精深中華文化。
應運而生 肩負重托
新中國建立之初,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新中國的封鎖,打破封鎖向世界各國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成為當務之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當天,原北京國會街26號樓,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在此誕生,它是今天中國外文局的前身。
1950年1月1日,《人民中國》(英文版)創刊。這是新中國第一本外文期刊,新中國向世界打開了第一扇窗,新中國的聲音從此傳向世界。
隨後不到10年時間裏,新中國第一份綜合性世界語雜誌《人民中國報道》、第一本大型綜合性畫報《人民畫報》、第一份面向西方讀者的文學雜誌《中國文學》、綜合性月刊《中國建設》(後更名《今日中國》)、第一份英文週刊《北京週報》等相繼創刊。新中國的對外出版發行事業由此起步。
建國之初創辦的這些雜誌,凝聚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大量心血,或指導批示,或是題詞勉勵。
《人民畫報》的刊名,是毛澤東親筆題寫的。周恩來總理為《人民畫報》審定稿件達3年之久。
周恩來對外文局雜誌的編輯出版傾注了很多心血。《中國建設》《北京週報》都是在他的直接倡議和指導下創辦的。
1954年,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走上國際舞臺。周恩來強調中國與國外互相了解的重要性。他説,我們應當有一本英文週報,及時向國外闡明我國的內外政策,介紹我們的革命和建設成就。周恩來親自確定刊名的《北京週報》于1958年創刊。
1963年3月5日,《北京週報》創刊5週年的紀念茶話會原打算在北京飯店舉行,但總理建議改在北京週報社的食堂舉辦。總理來到中外工作人員中間,與大家握手、交談。周總理舉杯祝詞時説:“我們要通過各位朋友的努力,使《北京週報》在五大洲更廣泛地發行。”那一天,正好是總理65歲生日。
《中國建設》是宋慶齡一手創辦的,刊名也是宋慶齡起的。幾十年間,儘管國務繁忙,身體多病,但宋慶齡為雜誌撰寫的文章達30多篇。她仔細閱讀每一期雜誌,常常寫信給編輯部,為雜誌選題提出具體意見。“她甚至親自把雜誌裝在信封裏寄給她國外的許多新老朋友,用她那優美的很有特色的手寫字體寫上地址。”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向世界打開了大門。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外文局的對外報道工作高度重視,給予了親切的關懷。
江澤民為《北京週報》手書“中國之窗世界之友”,併為北京週報社旗下專門面向非洲讀者的《中國與非洲》雜誌題寫了刊名。鄧小平對《北京週報》文版調整作出重要批示,為《人民畫報》題詞;江澤民為《今日中國》題詞“更好地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服務”,在《今日中國》創刊50週年時發來賀信,並親切接見名譽總編輯愛潑斯坦。胡錦濤為《北京週報》紀念中巴建交55週年專刊致辭。2015年12月,習近平為《中國與非洲》雜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專刊”致辭。
特別是2019年9月,習近平為外文局建局70週年發來賀信,極大地鼓舞了外文局全體中外員工積極投身對外傳播事業的熱情。
群賢畢至 海外生根
在國家領導人直接關懷下,外文局聚集過一大批中外文化名人,如茅盾、巴金、蕭乾、丁聰等文化大家;劉尊棋、楊憲益、林茂蓀等翻譯名家;愛潑斯坦、沙博理等外國專家和國際友人;段連城、沈蘇儒等對外傳播理論先驅。
宋慶齡在《中國建設》創刊後特邀國際問題專家陳翰笙、與鄒韜奮一起先後創辦過《大眾生活》等報刊的金仲華、國際著名記者愛潑斯坦以及唐明照、魯平(後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等加盟到編輯團隊中來。
愛潑斯坦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就追隨宋慶齡從事抗日工作。長期擔任《今日中國》雜誌的總編輯,70歲之後擔任名譽總編輯。愛潑斯坦是為數不多的幾名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的外國裔人士,也是為數不多的長期擔任一本中國雜誌總編輯和名譽總編輯的外國裔人士。著有《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人民之戰》《歷史不應忘記》《西藏的轉變》《見證中國》等。愛潑斯坦把畢生精力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今日中國》(《中國建設》),為中國的對外宣傳報道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沙博理,2011年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該獎舉辦四屆以來,首次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擁有中國籍的外國裔人士。1954年沙博理來人民畫報社工作,一生向外國介紹中國,直到2014年辭世。他一生翻譯了20多部中國文學作品:《新兒女英雄傳》《水滸傳》《家》《春蠶》《保衛延安》《創業史》《林海雪原》《月芽》《鄧小平》等。著有《我的中國》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其翻譯的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這一英文版本被認為是“信、達、雅”兼備的絕妙譯作,他因此贏得中國文聯最高翻譯獎。
各家雜誌社編輯部裏,外國專家和國際友人來了去,去了來,年復一年。他們中還有邱茉莉、戴妮絲、路易斯 卡提歐、魏璐詩、戴乃迭、李莎……
2004年,《今日中國》阿文版和西文版率先開始在對象國“本土化”運作。之後英文《北京週報》在北美,日文《人民中國》在日本,韓文《中國》在南韓,俄文《中國》在俄羅斯,英法文《中國與非洲》在非洲,中國報道社在泰國先後都實現了本土化運作,利用其海外優勢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日文《人民中國》雜誌的策劃、版式設計和印刷全部在日本完成。《今日中國》阿文版和西文版的發行量已由最初的每年幾千份分別增加到12萬份和15萬份,成為中東地區報道中國的最權威雜誌和拉美人民打破西方新聞封鎖,了解真實中國的窗口。
目前,外文局已在海外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個海外機構。
70年來,中國外文局這些雜誌始終如一地履行著“向世界説明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神聖使命,開門辦刊,走國際化道路,向世界講述著中國故事,成為溝通中外的橋梁。
事實説話 真實報道
人民畫報社辦公樓大廳裏,創刊以來的800多張雜誌封面按年月順序展現,是新中國歷史生動的定格。一張張封面圖片講述著新中國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大時代中的細微變化。
宋慶齡親自為《中國建設》撰寫《真實報道的傳統》一文,強調雜誌的報道要實事求是,要有事實説話,要具體生動。毛澤東讚賞《中國建設》“用事實説話”的辦刊方針,稱“對外宣傳就是應該這樣做”。
“我的文章是用腳走出來的”“只有親眼所見,寫出的文章才有説服力”這些話,出自《人民中國》日本專家村山孚先生之口,也是《人民中國》記者們共同的遵循。
《人民中國》記者沈興大、劉世昭騎自行車沿線採訪京杭大運河,向讀者展現沿途的風俗民情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攝影記者劉世昭徒步走三峽,讓人們在細部感受著真實的中國。《人民中國》將一個深入細部、生動鮮活的中國,呈現在讀者面前。他們的報道,被同行們稱為“人民中國體”。
英文版《北京週報》是毛澤東生前每期必看的刊物。在毛澤東豐澤園故居臥室床邊,至今還擺放著大字版的《北京週報》。
毛主席曾指示,將編纂的對外傳播毛澤東思想的文章,先在《北京週報》刊發。
周恩來總理,也曾向外國記者宣佈:中國黨和政府重要文件的外文文本以《北京週報》刊登的為準。
黨和國家給予《北京週報》獨特的地位,週報也從未有辱使命。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英文時政新聞週刊,《北京週報》以傳播中國聲音為己任,客觀報道中國的最新發展,公正評述國際重大事件,引領中國政治話語的對外表達。
北京週報社前總編輯黎海波在《北京週報》開設過時事評論專欄“説東道西”,就國際輿論熱門話題同世界強勢媒體的評論“過招”。黎海波説:“我一直覺得我們在做非常困難的工作——用人家的語言,寫一些難以影響人家輿論的文章。在國際舞臺上,在西方輿論界,我們的聲音依然很弱。”“然而,這聲音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中國並非可有可無。我們之所以能指點江山、説東道西,不是因為我們這些所謂筆桿子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因為中國了不起。中國使我們有底氣,有筆功。”
前聯合國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給週報的賀信中説:“《北京週報》的獨特視角對我了解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你們對中國,特別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對外關係上的報道,更是激發我,無疑,還有世界上很多其他讀者,對中國更大的興趣。”他説他是《北京週報》的忠實讀者,希望讀到《北京週報》更多關於中國、亞洲乃至世界重大問題的觀點。
轉型發展 再創輝煌
1986年《中國與非洲》雜誌創刊。2016年《絲路瞭望》俄文版、《中印對話》印地文、2016年,《中國東盟報道》英文版創刊……。新時期,外文局的對外報道雜誌又有新發展。
雜誌是外文局國際傳播格局中分量最重,最能體現外文局國際傳播作用和價值,最能體現外向型、國際化、多語種、多媒體特色的業務板塊,也是受到挑戰最大的一個板塊。
在媒體傳播形式和內容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外文局的雜誌不僅面臨著網際網路時代平面媒體面對的共性化挑戰,還包括國際傳播這一特殊屬性所帶來的個性化挑戰。影響是全方位的。
轉型,成為中國外文局期刊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2000年,外文局各期刊社從傳統紙媒全面升級為網路媒體。
2011年起,各期刊社開發內容産品開始向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進軍,並逐步形成包括微網志、微信、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在內的全媒體傳播平臺,形成了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媒體業務格局。
資訊技術的發展給媒體傳播方式帶來了深刻變革。2015年,中國外文局成立了融媒體中心,通過中央廚房等機制整合對外報道資源,有效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融媒體中心的“百萬莊通訊社”“LetsVideo”“中國關鍵詞”等微信公眾號深受歡迎。2018年中英文原創移動閱讀産品總閱讀量超過7000萬;製作原創英文短視頻動畫224條,海外總閱讀量4.4億次,總觀看量5400萬,總互動量1300余萬。
由融媒體中心牽頭、各雜誌社及網站聯合打造的“第三隻眼看中國”多語種短視頻品牌,以外籍主持人和新聞評述為特色,目前有8個語種的節目在境外推送,實現1200萬次以上的海外觀看……“第三隻眼看中國”國際短視頻大賽歷時一年,徵集作品全網總閱讀量達到了204億。
局內各雜誌社也都紛紛轉型,用社交化、移動化、可視化的新媒體方式回應國際關切,傳播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
北京週報社社長李雅芳説:“《北京週報》是新中國第一本英文新聞時政週刊。60年來,《北京週報》一直秉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宗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它已轉型成為一個多語種、全媒體、外向型、國際化的新聞傳媒機構,形成了“期刊+國際合作傳播+多語種網站+境內外社交媒體”等多平臺、多形態的産品集群,是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
北京週報社出品的英語短視頻《對話太平洋》聚焦中美時事熱點。
一批既順應移動網際網路傳播趨勢,又充分體現週報區隔優勢的多語種視訊産品,如《對話太平洋》《慧眼看中國》《北京閃新聞》《我在中國》等,通過英、法、德、日文網站和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同步推送後,引起亞非歐美等各大洲網友的熱烈反響。
2013年,根據60多年多語種內容資源建設和挖掘的《北京週報》數據庫成功上線。數據庫被歐美多個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購買,並與美國、英國、瑞典,法國和加拿多家公司開展全面合作。
除了向全媒體轉型,傳統媒體自身也在不斷加大同國際著名媒體的國際合作,構建自己新的傳播平臺。
自2017 年開始,《北京週報》借船出海,與美國《時代週刊》《彭博商業週刊》《新聞週刊》,英國《經濟學人》,法國《青年非洲》等國際著名雜誌開展供稿合作,開創了新時代期刊對外傳播的新格局。
2014年起,人民中國雜誌社與在日機構共同主辦了“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至今已有超過2500人參加這一賽事,受邀訪華的獲獎日本青年已逾百人,成為日本青年更加全面、客觀、理性地了解中國的一扇大門。2019年,習近平主席給徵文得獎者中島大地回信,希望他積極地參與中日友好事業,在日本引起很大反響。
中國報道社打造了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中國企業海外形象系列活動等平臺,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履行媒體使命,為其他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鑒。
與新時代同步,中國外文局的雜誌社進入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新媒體品牌建設效果明顯,以13個文種編輯34種多語種雜誌,運營30余家多語種網站,開設13個語種的47個海外微傳播媒體賬號,總粉絲數量達5275萬。雜誌發行到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路受眾遍及世界各地。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説,“在新起點上,我們要傳承優良傳統,發揮綜合優勢,推動融合發展,構建對外話語,大力實施智慧外宣、品牌建設、産業振興等重大工程,為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