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杜尚別6月10日電“我願意把棉花賣給中國人!”在回顧與中國紡織企業合作經歷的時候,塔吉克棉農瓦希特眼裏噙著淚花,聲音微微顫抖。
瓦希特發自肺腑的話一直在迴響在來到塔吉克丹加拉盆地工作的中國企業人員耳邊,銘刻在中泰(丹加拉)新絲路紡織産業有限公司(簡稱中泰紡織廠)綜合管理部部長趙建龍的心裏。
三年前,瓦希特開車向中方企業交付棉花的途中,貨車在山間意外翻車,車上的棉花飄落一地。將散落的棉花撿回車上後,瓦希特心灰意冷,臟了的棉花已不符合交付標準。聽聞消息後,趙建龍克服沙塵暴、山路險峻等一系列困難,專程前往瓦希特的家鄉噴赤鎮看望他和家人,並告訴他,中方會收購車上所有的棉花。這令瓦希特感動不已。
多年來,趙建龍始終相信民心是兩國展開闔作的核心。中泰新絲路塔吉克農業紡織産業園就是民心工程的重要項目。
2014年,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聯合啟動了中泰新絲路塔吉克農業紡織産業園項目,在當地打造現代化棉花産業基地。
被譽為“高山之國”的塔吉克雖耕地匱乏,但丹加拉盆地良好的光熱條件、適宜的氣候使其成為世界上優質棉花的重要産區。然而,因紡織工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後,當地棉花種植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
“我們不僅提升了棉花種植水準,還完善了棉紡産業鏈,幫助塔方拓展了海外市場。”趙建龍在其工廠內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他説,從種植到扎花,再到紗線,這個項目在塔吉克獨一無二。
目前,中泰紡織廠年紡紗量達15萬錠,約佔塔吉克紡紗總量的80%。中泰紡織廠共有63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塔方員工就有近600名。
烏馬爾是中泰紡織廠招收的首批塔籍員工之一。初入公司時,他擔任翻譯,經過公司多年悉心培養,如今已成長為公司技術骨幹。
“中泰紡織廠在這裡口碑極佳。除本地人外,還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期望成為紡織廠員工。”烏馬爾説,中泰紡織廠的工人收入穩定,甚至高於當地公務員和白領的工資水準。
“現在工作崗位供不應求。”趙建龍説,身著中泰紡織廠工作服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
烏馬爾説,他與熱情的中國同事相處輕鬆愉快,工作之餘同事們經常一起野餐、參加文化活動,日益流利的中文口語也令烏馬爾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為培養更多紡織專業人才,丹加拉民族大學、丹加拉國立大學、丹加拉理工大學都開設了紡織培訓班。此外,周邊工廠還接受中泰紡織廠訂單,為其設備提供保養維修。中泰紡織廠不僅幫助當地大批從事農耕生産的居民轉變為現代化産業工人,還逐步帶動周邊産業發展,助力塔吉克經濟發展。(新華社記者張驍 張繼業 廖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