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中國價值
 

《銀杏融媒》新書發佈會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   / 1 )

發佈時間:2019-05-13 17:56:44  |  來源:北青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習人
分享到:

5月12日,由中共邳州市委主辦,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社聯合承辦的《銀杏融媒》新書發佈會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內1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代表聚集一堂,共話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之路。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胡佔凡,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吳兢,國家廣電總局網路司原司長、現任中國網路視聽服務協會副會長羅建輝,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副社長陳曉華,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中共邳州市委書記陳靜,中共徐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沈麗共同為《銀杏融媒: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邳州實踐》新書啟動發佈。

聚焦縣級融媒的首部專著公開發行

《銀杏融媒》一書是由邳州市融媒體中心與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共同出版,國內聚焦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第一本專著。該書以“銀杏融媒”為案例,從“破而後立強發展之根、融合聚力壯發展之幹、深耕本土繁發展之枝、強化造血茂發展之葉”四個篇章,全方位展示了邳州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旨在加強與各地融媒體中心的交流研討,為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貢獻更多邳州智慧和邳州力量。

“銀杏融媒”緣何叫響全國?

邳州在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中,弘揚特色銀杏文化,創新打造“銀杏融媒”品牌,精心培育根強幹壯、枝繁葉茂的新型主流媒體,構建“兩台一報一網、三微一端多平臺”九位一體傳播矩陣,覆蓋用戶實現“321百萬級”重大突破,全力打通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增強,形成了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邳州模式”。

作為江蘇省縣級媒體深度融合試點,去年10月,以“銀杏融媒”之名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江蘇省縣級媒體融合創新案例評選中,申報的五個案例全部獲獎;在“‘TV地標’(2018)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調研”中,獲評“年度優秀融媒體運營團隊”,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媒體。

大咖對話: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支招

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融媒體時代內容生産該如何轉型?如何堅持移動優先?技術驅動下融媒體的路在何方?如何增強“造血”功能?研討會上,中共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馮仰琦與五位來自學界、業界專家學者,圍繞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展開了激烈研討。

縣級融媒體如何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兼任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秘書長張國濤認為,就是要走好“群眾路線”,解決好“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用新媒體的手段、先進的技術來增強主流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同時,還要圍繞基層群眾的需求,通過“融媒+政務+服務+産業”,加強和群眾互動,做好主動服務。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以短視頻生産為例,闡述了融媒體時代下內容生産關係的變化。他説,短視頻應該説在今後是一個發展的潮流和大勢,已經進入多元化製作的時代,每一個媒體都應該重視,因為它符合話語生活的節奏,適合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具有很多中長視頻不具有的優勢。但短視頻同樣需要講究精品、需要講究價值,它應該是小中見大、大中見長、見微知著、平中見奇,總而言之要短小精悍。

中央財經大學新聞系主任、教授譚雲明説,技術的變革推動了傳媒傳播生態和傳播內容建設的改進、發展,帶來的新變化可以用“多快好省”來概況,“多”是新媒體網路發展資訊多,“快”就是時效性,“好”更多是從形式來講。但是無論技術怎麼發展,內容是根本,一定是要精品,一定要接地氣,要有工匠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廣播電視教研室主任崔艷認為,移動優先對於縣級融媒體中心來講,有著天然的優勢,就是要依託移動網際網路,實現實時發送、實時接收、實時線上、實時聯通,為用戶提供最新、最快、最實用、最貼近的媒體服務,做到無時無刻與你在一起。

《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社總經理、廣電獨家主編江耀進表示,縣級媒體一定要在經營上下功夫,融合不是最終目的,融合後的成效,要看傳播效果和經營效果,能否實現“1+1>2”。要積極對接市場,拓展政務服務,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增強自我“造血”功能,為融媒體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來自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央廣網、光明網、鳳凰網、江蘇衛視等50多家中央、省級媒體對研討會進行採訪報道。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