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正式啟動,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年多來取得耀眼成績,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與讚賞。今天,我們走近帶著“中國品牌”“中國標準”在“一帶一路”沿線打造超級工程的青年工程師、青年建造工人,聽聽他們砥礪奮鬥擦亮“國家名片”的心裏話!
東非最大港口:吉布地多哈雷港口
作為亞洲通往歐洲和非洲的海上必經之地,吉布地已經成為亞非歐市場的重要連結點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西線的聯通要塞。吉布地多哈雷港口是中國建築在海外水工市場領域承接的第一個項目。
講述人:傅瞿鷗
吉布地多哈雷港口項目效果圖。資料圖
我是傅瞿鷗,中國建築旗下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吉布地,除了濱海地帶,多是沙漠和荒原,高溫季長達六個月,最高氣溫可達50攝氏度。可以説,高溫下的吉布地就是“天然桑拿室”。工人兄弟休息時,脫下鞋子竟倒出兩汪汗水來。但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喊累,更沒有人逃跑。
傅瞿鷗(右二)在項目建設現場。資料圖
這裡的土地貧瘠,連一棵青菜都長不出來,在項目部,吃素就成為了一種奢望。星期一買回來的大白菜,每天剝下一層葉子,到了星期六招待客人,説是請客人吃菜心,實際上是沒辦法,菜葉子已經沒有了。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這幫兄弟靠每天吃馬鈴薯堅持下來了!
我常常喜歡對同事們説,能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建成這樣的港口,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對接公司的老總Moussa Rayaleh Waberi説:“我喜歡和中國人做生意——他們把希望帶給了吉布地,讓吉布地有信心成為非洲的新加坡。”
中剛建交以來兩國之間最大的合作項目:
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
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項目是連接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和經濟中心黑角(Pointe-Noire)之間的一條交通要道,全長約536公里,是中剛建交以來兩國之間最大、最重要的合作項目,被譽為剛果(布)的“夢想之路”。
講述人:徐檜
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項目。資料圖
我是徐檜,中國建築剛果(布)公路項目助理總經理、董事會秘書。2013年,我來到剛果(布),這裡旱季乾涸,雨季濕熱,一遇暴雨便山洪氾濫,氣候十分惡劣。曾經工作在最艱苦的馬永貝森林區的同事説,有一次因為大雨,水車沒有辦法送達營地,全營地就喝了一個星期的雨水。等到水車送到現場的那天,整個營地的人像過年一樣歡呼!
在馬永貝森林區,蚊蟲蛇蟻無處不在,工人們經常被咬得渾身沒有好地方;傷寒、瘧疾也成了家常便飯,工期內,平均每個人都染疾兩次左右……即便如此,中國建設者沒一個退縮,仍通宵達旦地幹活,過去,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和經濟中心黑角兩城之間每天往來車輛只有100多輛,新路修通後,每天通行車輛可達4000輛,通行時間也從原來的一週縮短至6個小時,“天塹”變“坦途”!
徐檜(中)在法國招聘。資料圖
2016年3月1日,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正式通車,公路沿線數萬民眾相聚歡慶,這是我們歷時八年克服艱難困苦,幫助剛果(布)圓百年夢想的最好回饋……剛果(布)總統薩蘇出席通車儀式,稱讚中國建築是“劈山的人,圓了我們幾代人的夢想”!
獲得莫斯科建築業品質最高獎項目: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是目前在俄羅斯唯一一個由中方投資、組織規劃、設計、建設並經營的項目,既是中俄務實合作標誌性項目,又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對接的旗艦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創業的總部基地。
講述人:劉志剛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效果圖。資料圖
我是劉志剛,中國建築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經理。這個項目在啟動時,莫斯科市同步啟動了當地輕軌建設工程。輕軌距項目施工地點最近的地方只有19米,為了不影響輕軌工程,莫斯科鐵路局要求:基坑的變形範圍不能超過20毫米。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經理劉志剛(左一)。資料圖
對於工期緊張的項目來説,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也為此苦悶了多日。好在有其他項目的同事遇到過這類難題。我們緊急請教了公司有經驗的老員工,制訂了一套全新的基坑支護方案——中心島結合局部做基坑支護,每做一步都要進行支撐。10個月的時間裏,項目員工小心翼翼地經營著這個工程,保證了基坑的變形量處於限定範圍內!嚴格的莫斯科鐵路局此時也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
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蘇庫爾-木爾坦段)高速公路項目(簡稱PKM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全長1152公里。其中的蘇庫爾至木爾坦段全長393公里,全線按照雙向6車道、時速120公里標準設計,是連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經濟大動脈,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講述人:趙亞素
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資料圖
我是趙亞素,中國建築巴基斯坦PKM項目合約商務部經理。2016年,項目正式開工,為了保證項目建設期間的物資材料供應,我帶領部門同事多方尋找資源,實施屬地化採購,帶動當地的發展。
項目建設所需物資很多,如土方9000萬立方米,碎石1400萬立方米,柴油5.25億升,鋼材約19萬噸,水泥約75萬噸,上述物資優先從當地採購。同時,項目與當地合作開發取土場531個、採石場129個,工程涉及當地企業逾千家,促進了當地經濟及相關産業發展。
趙亞素站在“一帶一路”宣傳牌前留影。資料圖
One road,one family(同一條路,同一個家),是全體項目員工的共同心聲,項目曾直接為巴基斯坦創造就業崗位23000多個,為巴基斯坦培養了4500余名設備操作人員,2300余名管理和技術人員,一大批當地農民轉變為巴基斯坦現代産業工人……
時任巴基斯坦總理沙希德·哈坎·阿巴西出席部分路段提前通車儀式時説,“通過同中方合作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巴基斯坦社會經濟領域的發展水準得到極大提升!”
五年多來,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在港口、鐵路、公路、電力、航空、通信等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準,成果超出預期。
“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書寫國際合作共贏的恢宏篇章,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一大批民生工程圓滿落成,一次次為各國打造可持續城市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他們是中國建造者,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繪製著“一帶一路”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心中有夢,腳下有路。中國建造者一直在路上。(記者 方瑞 楊月 實習記者 曹若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