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特産,反覆檢查行囊,準備奔往遠方——以往,做這些事情的都是回家過年的孩子,而現在則有更多長輩準備前往異鄉;在忙碌的車站、機場,一些年輕人翹首以盼,他們不是乘客,而是在等著父母風塵僕僕的身影……

春節臨近,有關“反向春運”的話題又熱鬧了起來。

“反向春運”是這兩年才有的新詞彙,指的是年輕人春節不回家,而是將老家的父母孩子接來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這種“操作”其實早已有之,但近年頗有流行之勢,存在感陡然提高,甚至媒體已將其與“新風尚”等詞彙聯繫在了一起。

“反向春運”為什麼會出現?如果將鏡頭對準一個個家庭,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父母體諒職場新人來回奔波;有的舉全家之力在城市置業,在新家過年也屬自然而然;有新手爸媽孩子太小不便出遠門,乾脆把老人接過來……每家每戶各不一樣。不過,如果將鏡頭拉到全景,“反向春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背後還是有共同的驅動力量。

首先,經濟層面的考量。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機票太貴讓不少人為之煩惱。而據報道,“反向春運”票源充足,機票最低僅1.2折,堪稱“白菜價”。這一經濟杠桿還是撬動了不少人的積極性。其次,城市化的影響。隨著社會流動加速、戶籍制度改革,近年來,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勞動者,得以在大城市里落戶、安家,實現夢想,他們有實力、有條件讓父母來大城市團聚、旅遊,分享自己的奮鬥成果。

當然,更根本的還是觀念的轉變。如今,過年有了更多的打開方式。以前講究年夜飯在家團聚,現在各大食肆一桌難求;以前除夕人們守歲、窩在家裏,如今春節旅遊持續升溫;過去團圓、盡孝體現在“常回家看看”,現在越來越多人讓父母多出來走走……人們越來越重視內心的感受,追求舒適,強調體驗。“反向春運”正和酒店年夜飯、春節遊等一樣,是對傳統過年方式的“解構”,其背後是觀念的變化,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説,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從過去的單向流動,到現在的雙向並行,“反向春運”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選擇。其實,不論是帶孩子到老家看看,還是年輕人接老人到城市裏走走,在團圓的節日裏,都未嘗不可。

當然,應當注意的是,“反向春運”對城市而言也是一個提醒。正如媒體報道,今年“反向春運”現象凸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是十大熱門目的地——能否承接住、承接好,這是一個考驗。比如在服務上,不妨精心準備更多文化大餐,發放各類旅遊“禮包”,提升群眾的體驗。此外,人多了,這對城市有序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要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強化應急協調聯動,切實做好節日期間各項服務保障工作,讓“反向春運”的客流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