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見證

本報記者 付毅飛

45歲時那次成功的喜悅,讓張振家在30多年後的今天仍難以忘懷。

1984年9月4日,鷹擊一號導彈隨著密碼騰空躍起,衝壓發動機噴出兩股金色的火焰,推動導彈如梭似箭地掠海飛行。

身為該發動機動力系統負責人,張振家從設計圖紙到協調試驗現場付出了無數心血。那一刻他徹底釋放了自己,在沸騰的人群中跳躍、揮臂、呼喊……

“鷹擊一號”各項飛行試驗的順利完成,使我國成為當時少數幾個掌握衝壓發動機技術的國家之一。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31所,是我國導彈動力裝置的“故鄉”。繼衝壓發動機後,該所先後發展出我國首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彈用渦噴發動機、彈用渦扇發動機……曾擔任所長及多個型號技術負責人的張振家,見證了中國飛航動力的發展創新。

從面臨“下馬”絕境到獲得業內好評

1986年,31所率全國之先,啟動了小型彈用渦噴發動機研究。在長達十多年的過程中,研製團隊幾乎遭遇了能想像到的所有困難。

上世紀90年代末,在經歷數次失敗後,該發動機在即將進行飛行試驗的關鍵時刻,再次在地面試驗中“斷軸”。質疑和譴責紛紛湧來,“不如使用進口發動機”的聲音也一度響起,型號陷入即將“下馬”的絕境。時任所長的張振家扛住壓力,一面穩定隊伍連夜組織清查故障原因,一面向上級單位承擔責任。年近六旬的他和研製人員一起日夜連軸轉,騎著破舊的自行車頻頻往返于車間、研究室和試驗臺。這樣堅持了18天,故障得以解決。

在主持研製攻關的同時,他對所裏的研製生産管理模式進行了思考。當時,31所只是以設計試驗為主,生産能力十分薄弱,即使是日常研製生産需求,也只能勉強支撐。而國外知名公司無不把設計、試驗、生産緊密聯合在一起。張振家與上級溝通後,確認了特色小體制管理髮展思路,按照“廠所合一”體制,一方面保證研製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按照生産廠的管理模式運轉。設計與生産深度結合,不僅有利於迅速提升工藝水準,同時能加快研製週期、節省經費。

隨著任務激增,為了解決發動機批量生産問題,張振家把目光投向了市場,主動融入社會發展大環境。31所積極發展外協合作供方,完成發動機零部件生産、原材料和元器件等中間環節的生産,積累了龐大的外協夥伴集群。並與外協廠共同成長,一起試製産品、一起摸爬滾打建生産線,成功培育了中間市場。

渦噴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並實現批量生産,不僅獲得了業內好評,也讓31所的影響力迅速擴大。

從風雪中推飛機到登上最高領獎臺

有了渦噴發動機的探索經驗,31所將目標瞄向了難度更大的小型渦扇發動機。作為我國首型巡航導彈動力裝置,其研製成敗關乎國防裝備發展。

北京豐台區雲崗森林公園裏,擺放著一架“轟-5”飛機。張振家和團隊對它有著特別的感情。

在渦扇發動機研製過程中,為了驗證真實飛行條件下進氣道、發動機的匹配性能,研製團隊買下了這架舊飛機,在哈爾濱最冷的季節裏,完成了數百小時的機載帶飛試驗。為防止飛機部件被凍壞,晚上需要將它存放在機庫裏。沒有牽引車,30多人踩著積雪、迎著寒風,推動飛機艱難前行的情景,每天都會出現。艱苦的條件和大家高漲的熱情,至今讓張振家記憶猶新。

一路披荊斬棘,研製團隊成功解決了眾多難題。其中最棘手的抗畸變問題成為關鍵創新點,助力該型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張振家覺得自己很幸運。“一輩子都沒離開過發動機,一生的愛好也是發動機,陪伴著發動機失敗、成功、獲獎。”他欣慰地説。

以衝壓發動機起家的31所,如今不僅具備成熟的亞燃衝壓發動機快速研發能力,而且在國內率先開展高馬赫數工作的空天吸氣式推進技術研究,引領和帶動了國內相關領域和産業的創立和發展,也使我國衝壓發動機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同時,他們在強軍報國之路上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從鷹擊八號導彈開啟固體火箭發動機系列化研製征程,到肩負海防使命的“強國彈”裝上國産渦噴發動機,再到渦扇發動機跟隨巡航導彈方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我國飛航動力發展跨過了一座座里程碑。

憑藉衝壓、火箭、渦輪等多型動力技術優勢,31所已在國內率先開展組合動力技術的探索研究,力爭使我國在空天動力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為飛航動力事業奏響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