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座骨子裏滲透著“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城市,這一城市精神的深刻內涵即是創新。回顧改革開放歷程,“創新”是武漢改革的關鍵詞,也是發展的驅動力。
據介紹,近些年來,武漢産業格局已經成功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以汽車、光電子資訊、裝備製造、能源環保等千億産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特別是資訊技術、生命健康、智慧製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引領武漢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三大引擎”。
目前,武漢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製造基地,橋梁、高鐵等工程設計能力和水準世界領先,2017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漢堅持市場化導向和産業化方向,持續培育壯大自主創新市場主體,持續做強高校院所等社會主體,持續優化發揮政府作用,探索了一系列全國首提首創首試。
據了解,武漢積極推動産業鏈由小到大、創新體系由點到面、創新能力由弱到強,逐步形成“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統籌創新網路。通過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打造高新技術産業鏈;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構建完善創新生態鏈;將科教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鏈;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支援,延伸壯大科技金融資金鏈;加快政府改革,優化政策服務鏈。
武漢把科技創新擺在城市發展的核心位置。先後實施“青桐計劃”“城市合夥人計劃”“四大資智聚漢工程”等,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培育集聚高地。不斷凸顯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大學院所科技成果原創能力和轉化能力,不斷完善政府的創新治理及服務體系,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化。
武漢始終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在光纖光纜、光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引領性的研究成果;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北斗、紅外探測等領域強化戰略高技術研究,做出了一大批卓越的貢獻;針對新興行業和經濟發展需求,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産業化突破。
從傳承“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歷史文化基因,到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再到“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城市創新氣象,武漢始終堅持用創新文化激發創新精神、激勵創新事業、推動創新實踐。